,布三十匹。后主问姚察道: “谢贞有什么亲属?”姚察便启奏道:“谢贞有一儿子六岁。”于是韶令长期给予衣服粮食。
当初,谢贞病重,留书告族子谢凯说:“我少年时遭酷罚,十四岁死了父亲,十六岁正遇上太清之祸,流离去国,二十多年。戒慎小心。于是有同感,得以回还侍奉,守先人的坟墓,于我之分已足了。想不到朝廷采拾我这空薄者,多次致我清阶之处,此使我纵然身死,也不能酬报。今我处忧棘之中,如晷漏将到尽头,将撒手归天,没什么可多念的。我气绝之后,如直接弃之于草野,依僧家尸陁林法,这是我的愿望,我衹是恐怕做得过分不同罢了。可用薄板做棺材周身,置以灵车,盖以苇席,在山坎裹埋之。又我终少兄弟,没有其他子孙,谢靖年纪幼小,还不懂人事,但可以三月施以小床,设香水,尽你们兄弟相厚的情谊,然后就除去,没有益的事,不要做。”
当初,谢贞在北周曾侍奉趟王读书,赵王就是周武帝的爱弟,对他待以厚遇。赵王曾听左右人说谢贞每当独自一人时必定日夜哭泣,便私下派人访问,知道谢贞母亲已年老,远在江南,便对谢贞说:“我如出宫居之藩国,一定派侍读回家供养老母。”数年以后,赵王果然出宫,便来辞见,当面上奏道:“谢贞极孝而母亲已老,臣愿放还他。”周武帝惊奇赵王的仁爱,便派遣谢贞回还,于是谢贞随聘使杜子晖回国。所有文集,正值兵乱多已不存。
司马皓,字文升,河内温人人。高祖是晋朝侍中、光禄勋司马柔之,以卢塑王孙绍蛮塞麸王司马攸之后。父亲司马子产,梁朝尚书水部侍郎、后阳太守,即梁武帝的表兄。
司马皓幼时聪敏机警,有纯厚的性情。十二岁,母丧,孺子敬慕遇礼,汤水不入口,整整过了十天。每当号啕痛哭,必然致使气绝,内外亲戚都怕他不胜丧事。父亲司马子产每每晓之以理,喻之以事,逼他进食稠粥,然而他仍身瘦如骨。服丧毕,以姻戚子弟关系,预入问讯,梁武帝见司马焉瘦弱,叹息很久,对他的父亲司马子产说:“昨日见罗儿面色憔悴,使人看丁心疼。这是不坠家风,是你有这样的儿子。”罗儿,是司马隽的小字。司马焉初任太学博士,又改任正员郎。父丧,哀痛更厉害,建庐在墓侧,一天之内,衹吃薄麦粥一升。墓在新林,连接山陵,旧日多猛兽,司马焉结庐数年,豺狼绝迹。常有两鸠栖宿于庐所,赏玩抚弄不同寻常,新林至今还在传言此事。
承圣年中,封司马焉为太子庶子。江陵陷落,随例入关,而梁皇室遭屠杀,太子的殡葬处也失所,司马焉以宫中之臣身份,乃向北周朝廷上表,请求还江陵改葬,言辞十分悲切。北周朝廷优韶答道:“昔日主父被杀,孔车有长者之风,彭越遭杀,乐布具陪臣之礼。庶子你乡国已改,还怀有送往之情,始验忠贞,方知臣道,即韶告荆州,以礼安置。”
太建八年,司马焉自北周还朝,高宗特降殊礼,赏赐有加。封宜都王谘议参军事,改任安德宫长秋卿、通直散骑常侍、太中大夫、司州大中正,死于官任上。有文集十卷。
司马焉儿子司马延义,字希忠,少年时聪敏好学。江陵陷落,随父亲入关。母丧,服丧超过礼节。到司马嵩还京城,司马延义便亲负灵棺,日伏夜行,冒严寒履冰霜,手脚都冻伤了。到京城时,由于中了风寒,以致造成痉挛残废,数年以后才愈。不久改任鄱阳王录事参军、沅陵王友、司徒从事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