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之迁尚书郎。数言便宜,多研匡益。明帝之在东,与温峤、庾亮并有布衣 之好,璞亦以才学见重,埒于峤、亮,论者
之。然
轻易,不修威仪,嗜酒好
, 时或过度。著作郎
宝常诫之曰:“此非适
之
也。”璞曰:“吾所受有本限, 用之恆恐不得尽,卿乃忧酒
之为患乎!”
疏奏,优诏报之。
臣窃观陛下贞明仁恕,之自然,天假其祚,奄有区夏,启重光于已昧,廓四 祖之遐武,祥灵表瑞,人鬼献谋,应天顺时,殆不尚此。然陛下即位以来,中兴之 化未阐,虽躬综万机,劳逾日昃,玄泽未加于群生,声教未被乎宇宙,臣主未宁于 上,黔细未辑于下,《鸿雁》之咏不兴,康衢之歌不作者,何也?杖
之情未著, 而任刑之风先彰,经国之略未震,而轨
之迹屡迁。夫法令不一则人情惑,职次数 改则觊觎生,官方不审则秕政作,惩劝不明则善恶浑,此有国者之所慎也。臣窃为 陛下惜之。夫以区区之曹参,犹能遵盖公之一言,倚清靖以镇俗,寄市狱以容非, 德音不忘,
咏于今。汉之中宗,聪悟独断,可谓令主,然厉意刑名,用亏纯德。 《老
》以礼为忠信之薄,况刑又是礼之糟粕者乎!夫无为而为之,不宰以宰之, 固陛下之所
者也。耻其君不为尧舜者,亦岂惟古人!是以敢肆狂瞽,不隐其怀。 若臣言可采,或所以为尘
之益;若不足采,所以广听纳之门。愿陛下少留神鉴, 赐察臣言。
二十九日,太白蚀月。月者属《坎》,群之府,所以照察幽情,以 佐太
者也。太白,金行之星,而来犯之,天意若曰刑理失中,自坏其所以为法者 也。臣术学庸近,不练内事,卦理所及,敢不尽言。又去秋以来,沈雨跨年,虽为 金家涉火之祥,然亦是刑狱充溢,怨叹之气所致。往建兴四年十二月中,行丞相令 史淳于伯刑于市,而血逆
长标。伯者小人,虽罪在未允,何足
动灵变,致若斯 之怪邪!明皇天所以保祐金家,
陛下,屡见灾异,殷勤无已。陛下宜侧
思惧, 以应灵谴。皇极之谪,事不虚降。不然,恐将来必有愆
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 狂狡蠢戾之妖,以益陛下旰
之劳也。
客傲郭生曰:“玉以兼城为宝,士以知名为贤。明月不妄映,兰葩岂虚鲜。今 足下既以文秀于丛荟,廕弱
于庆云,陵扶摇
璞既好卜筮,缙绅多笑之。又自以才位卑,乃著《客傲》,其辞曰:
其后日有黑气,璞复上疏曰:
臣谨寻旧经,《尚书》有五事供御之术,京房易传有消复之救,所以缘咎而 致庆,因异而迈政。故木不生
,太戊无以隆;雉不鸣鼎,武丁不为宗。夫寅畏者 所以飨福,怠傲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应,不可不察也。案《解卦》繇云:“君
以赦过宥罪。”《既济》云;“思患而豫防之。”臣愚以为宜发哀矜之诏,引在 予之责,
除瑕衅,赞
布惠,使幽毙之人应苍生以悦育,否滞之气随谷风而纾散。 此亦寄时事以制用,藉开
而曲成者也。
臣以顽昧,近者冒陈所见,陛下不遗狂言,事蒙御省。伏读圣诏,惧
战。 臣前云升
未布,隆
仍积,《坎》为法象,刑狱所丽,变《坎》加《离》,厥象 不烛,疑将来必有薄蚀之变也。此月四日,日
山六七丈,
光潜昧,而
都赤, 中有异
大如
,又有青黑之气共相薄击,良久方解。案时在岁首纯
之月,日 在癸亥全
之位,而有此异,殆元首供御之义不显,消复之理不著之所致也。计去 微臣所陈,未及一月,而便有此变,益明皇天留情陛下恳恳之至也。
臣闻人之多幸,国之不幸。赦不宜数,实如圣旨。臣愚以为产之铸刑书,非 政事之善,然不得不作者,须以救弊故也。今之宜赦,理亦如之。随时之宜,亦圣 人所善者。此国家大信之要,诚非微臣所得
豫。今圣朝明哲,思弘谋猷,方辟四 门以亮采,访舆诵于群心,况臣蒙珥笔朝末,而可不竭诚尽规哉!
往年岁末,太白蚀月,今在岁始,日有咎谪。会未数旬,大眚再见。日月告衅, 见惧诗人,无曰天,其鉴不远。故宋景言善,荧惑退次;光武宁
,呼沲结冰。 此明天人之悬符,有若形影之相应。应之以德,则休祥臻;酬之以怠,则咎征作。 陛下宜恭承灵谴,敬天之怒,施沛然之恩,谐玄同之化,上所以允
天意,下所以 弭息群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