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车驾发泰山;辛卯,至曲阜,赠孔太师,以少牢致祭。癸未,至亳州,谒老君庙,上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丁丑,至东都,留六日;甲申,幸合璧
;夏,四月,甲辰,至京师,谒太庙。
二月,壬午,车驾发京师,丁酉,至合璧。
郭待封以军自别
趣平壤,勣遣别将冯师本载粮仗以资之。师本船破,失期,待封军中饥窘,
作书与勣,恐为虏所得,知其虚实,乃作离合诗以与勣。勣怒曰:“军事方急,何以诗为?必斩之!”行军
记通事舍人河南元万顷为释其义,勣乃更遣粮仗赴之。万顷作《檄
丽文》,曰“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报曰:“谨闻命矣!”即移兵据鸭绿津,唐兵不得渡。上闻之,
万顷于岭南。
秋,七月,乙丑朔,徙殷王旭为豫王。以大司宪兼检校太
左中护刘仁轨为右相。
辛未,东都乾元殿成。闰月,壬申朔,车驾至东都。
十一月,戊,上至濮
,窦德玄骑从。上问:“濮
谓之帝丘,何也?”德玄不能对。许敬宗自后跃
而前曰:“昔颛顼居此,故谓之帝丘。”上称善。敬宗退,谓人曰:“大臣不可以无学;吾见德玄不能对,心实羞之。”德玄闻之,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
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李勣曰:“敬宗多闻,信
矣;德玄之言亦善也。”
十二月,丙午,车驾至齐州,留十日。丙辰,发灵岩顿,至泰山下,有司于山南为圆坛,山上为登封坛,社首山上为降禅方坛。
◎ 总章元年戊辰,公元六六八年
二月,壬午,李勣等丽扶馀城。薛仁贵既破
丽于金山,乘胜将三千人将攻扶馀城,诸将以其兵少,止之。仁贵曰:“兵不必多,顾用之何如耳。”遂为前锋以
,与
丽战,大破之,杀获万馀人,遂
扶馀城。扶馀川中四十馀城皆望风请服。
是岁,海南獠陷琼州。
韩国夫人及其女以后故禁中,皆得幸于上。韩国寻卒,其女赐号魏国夫人。上
以魏国为内职,心难后,未决,后恶之。会惟良、怀运与诸州刺史诣泰山朝觐,从至京师,惟良等献
。后密置毒醢中,使魏国
之,暴卒,因归罪于惟良、怀运,丁未,诛之,改其姓为蝮式。怀运兄怀亮早卒,其妻善氏尤不礼于荣国,坐惟良等没
掖
,荣国令后以他事束棘鞭之,
尽见骨而死。
丙寅,上发东都,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列营置幕,弥亘原野。东自丽,西至波斯、乌长诸国朝会者,各帅其属扈从,穹庐毳幕,
羊驼
,填咽
路。时比岁丰稔,米斗至五钱,麦、豆不列于市。
五月,庚寅,铸乾封泉宝钱,一当十,俟期年尽废旧钱。
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黜陟、生杀,决于其
,天
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夏,四月,乙卯,西台侍郎杨弘武、至德、正谏大夫兼东台侍郎李安期、东台舍人昌乐张文瓘、司列少常伯兼正谏大夫河北赵仁本并同东西台三品。弘武,素之弟
;至德,胄之兄
也。时造蓬莱、上
、合璧等
,频征伐四夷,厩
万匹,仓库渐虚,张文瓘谏曰:“隋鉴不远,愿勿使百姓生怨。”上纳其言,减厩
数千匹。
上命熊津都尉扶馀隆与新罗王法释去旧怨;八月,壬
,同盟于熊津城。刘仁轨以新罗、百济、耽罗、倭国使者浮海西还,会祠泰山,
丽亦遣太
福男来侍祠。
辛未,李勣丽之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
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馀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师夫仇等缚城主开门降。勣引兵
击,一十六城皆下之。庞同善、
侃尚在新城,泉男建遣兵袭其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破之。侃
至金山,与
丽战,不利,
丽乘胜逐北,仁贵引兵横击之,大破
丽,斩首五万馀级,
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合。
,正月,上耕籍田,有司
耒耜,加以雕饰。上曰:“耒耜农夫所执,岂宜如此之丽!”命易之。既而耕之,九推乃止。
◎ 乾封元年丙寅,公元六六六年
秘阁郎中李淳风以傅仁均《戊寅历》推步浸疏,乃增损刘焯《皇极历》,更撰《麟德历》;五月,辛卯,行之。
戊,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广平宣公刘祥
薨,
齐贤嗣,齐贤为人方正,上甚重之,为晋州司
。将军史兴宗尝从上猎苑中,因言晋州产佳鹞,刘齐贤今为司
,请使捕之。上曰:“刘齐贤岂捕鹞者邪!卿何以此待之!”
初,武士彟娶相里氏,生男元庆、元;又娶杨氏,生三女,长适越王府法曹贺兰越石,次皇后,次适郭孝慎。士彟卒,元庆、元
及士彟兄
惟良、怀运皆不礼于杨氏,杨氏
衔之。越石、孝慎及孝慎妻并早卒,越石妻生
之及一女而寡。后既立,杨氏号荣国夫人,越石妻号韩国夫人,惟良自始州长史超迁司卫少卿,怀运自瀛州长史迁淄州刺史,元庆自右卫郎将为宗正少卿,元
自安州
曹累迁少府少监。荣国夫人尝置酒,谓惟良等曰:“颇忆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对曰:“惟良等幸以功臣
弟,早登宦籍,揣分量才,不求贵达,岂意以皇后之故,曲荷朝恩,夙夜忧惧,不为荣也。”荣国不悦。皇后乃上疏,请
惟良等为远州刺史,外示廉抑,实恶之也。于是以惟良检校始州刺史,元庆为龙州刺史,元
为濠州刺史。元庆至州,以忧卒。元
坐事
振州而死。
九月,庚申,上以久疾,命太弘监国。
◎ 麟德二年乙丑,公元六六五年
丽泉盖苏文卒,长
男生代为莫离支,初知国政,
巡诸城,使其弟男建、男产知留后事。或谓二弟曰:“男生恶二弟之
,意
除之,不如先为计。”二弟初未之信。又有告男生者曰:“二弟恐兄还夺其权,
拒兄不纳。”男生潜遣所亲往平壤伺之,二弟收掩,得之,乃以王命召男生。男生惧,不敢归;男建自为莫离支,发兵讨之。男生走保别城,使其
献诚诣阙求救。六月,壬寅,以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
安抚大使,将兵救之;以献诚为右武卫将军,使为乡导。又以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
侃为行军总
,同讨
丽。
夏,四月,戊辰,左侍极陆敦信检校右相;西台侍郎孙约、太
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并罢政事。
,正月,丁卯,吐蕃遣使
见,请复与吐谷浑和亲,仍求赤
地畜牧,上不许。
辛丑,复以万年为九成
。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三月,戊寅,悉废之。
泰等朝士贬者甚众,皆坐与仪
通故也。
上屡责侍臣不贤,众莫敢对。司列少常伯李安期对曰:“天下未尝无贤,亦非群臣敢蔽贤也。比来公卿有所荐引,为谗者已指为朋党,滞淹者未获伸,而在位者先获罪矣,是以各各杜
耳。陛下果推至诚以待之,其谁不愿举所知!此在陛下,非在群臣也。”上
以为然。安期,百药之
也。
冬,十月,癸丑,皇后表称“封禅旧仪,祭皇地礻氏,太后昭,而令公卿行事,礼有未发,至日,妾请帅内外命妇奠献。”诏:“禅社首以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壬戌,诏:“封禅坛所设上帝、后土位,先用藁秸、陶匏等,并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诸郊祀亦宜准此。”又诏:“自今郊庙享宴,文舞用《功成庆善之乐》,武舞用《神功破陈之乐》。”
八月,辛丑,司元太常伯兼检校左相窦德玄薨。
初,仁轨为给事中,毕正义事,李义府怨之,
为青州刺史。会讨百济,仁轨当浮海运粮,时未可行,义府督之,遭风失船,丁夫溺死甚众,命监察御史袁异式往鞫之。义府谓异式曰:“君能办事,勿忧无官。”异式至,谓仁轨曰:“君与朝廷何人为仇,宜早自为计。”仁轨曰:“仁轨当官不职,国有常刑,公以法毙之,无所逃命。若使遽自引决以快仇人,窃所未甘!”乃
狱以闻。异式将行,仍自掣其锁。狱上,义府言于上曰:“不斩仁轨,无以谢百姓。”舍人源直心曰:“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上乃命除名,以白衣从军自效。义府又讽刘仁愿使害之,仁愿不忍杀。及为大司宪,异式惧,不自安,仁轨沥觞告之曰:“仁轨若念畴昔之事,有如此觞!”仁轨既知政事,异式寻迁詹事丞;时论纷然,仁轨闻之,遽荐为司元大夫。监察御史杜易简谓人曰:“斯所谓矫枉过正矣!”
庚戌,左侍极兼检校右相陆敦信以老疾辞职,拜大司成,兼左侍极,罢政事。
九月,庞同善大破丽兵,泉男生帅众与同善合。诏以男生为特
、辽东大都督,兼平壤
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二月,丁酉,涪陵悼王愔薨。
秋,七月,己丑,兗州都督邓康王元裕薨。
◎ 乾封二年丁卯,公元六六七年
,正月,壬下,以右相刘仁轨为辽东
副大总
。
勣与其婿京兆杜怀恭偕行,以求勋效。怀恭辞以贫,勣赡之;复辞以无
,又赡之。怀恭辞穷,乃亡匿岐
山中,谓人曰:“公
以我立法耳。”勣闻之,
涕曰:“杜郎疏放,此或有之。”乃止。
太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西台侍郎孙
约并同东西台三品。
侍御史洛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
丽必平。”上曰:“卿何以知之?”对曰:“隋炀帝东征而不克者,人心离怨故也;先帝东征而不克者,
丽未有衅也。今
藏微弱,权臣擅命,盖苏文死,男建兄弟内相攻夺,男生倾心内附,为我乡导,彼之情伪,靡不知之。以陛下明圣
自行乾封泉宝钱,谷帛踊贵,商贾不行,癸未,诏罢之。
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问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馀以。上善之,赐以缣帛。
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阗。敕西州都督崔知辩、左武卫将军曹继叔将兵救之。
时大赦,惟长人不听还,李义府忧愤发病卒。自义府
窜,朝士日忧其复
,及闻其卒,众心乃安。
冬,十二月,己酉,以李勣为辽东行军大总
兼安抚大使,以司列少常伯安陆郝
俊副之,以击
丽。庞同善、契苾何力并为辽东
行军副大总
兼安抚大使如故;其
陆诸军总
并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并受勣
分。河北诸州租赋悉诣辽东给军用。待封,孝恪之
也。
三月,甲寅,以兼司戎太常伯姜恪同东西台三品。恪,宝谊之也。
郝俊在
丽城下,未及成列,
丽奄至,军中大骇。
俊据胡床,方
Я,潜简
锐,击败之,将士服其胆略。
辛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李安期为荆州长史。
,正月,戊辰朔,上祀昊天上帝于泰山南。己巳,登泰山,封玉牒,上帝册藏以玉匮,
帝册藏以金匮,皆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玉玺,藏以石舾小8午,降禅于社首,祭皇地祇。上初献毕,执事者皆趋下。宦者执帷,皇后升坛亚献,帷帟皆以锦绣为之;酌酒,实俎豆,登歌,皆用
人。壬申,上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先是阶无泛加,皆以劳考叙
,至五品三品,仍奏取
止,至是始有泛阶,比及末年,服绯者满朝矣。
冬,十二月,甲午,诏:“自今祀昊天上帝、五帝、皇地礻氏、神州地礻氏,并以祖、太宗
,仍合祀昊天上帝、五帝于明堂。”
秋,八月,己丑朔,日有之。
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李勣对曰:“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