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法儒之争(2/2)

当然,仅凭这一还不能让儒生们有在朝堂一辩的勇气,在背后支撑他们的还有一个重要人,他就是傅戈边最重要的谋臣——郦其。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就要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思想学说,然后才是基于这个理念制定什么样的制度,这些听起来空无比的东西对于傅戈来说,都是疼的不能再疼的问题,就算他拥有超前的知识,也不能信开河胡说一通。

这场辩论的中心是究竟以法学为治国之本,还是以儒学以治国之,本来这一本没什么好争论的,被始皇帝连连打压的儒学之士们也不敢再有什么非份之想,但是随着傅戈的主咸和他随后颁布的废除秦律的‘宣言’,却又让儒生们看到了希望。

冯氏一门忠烈——,有这样显赫的家世,冯正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数。

而正是这一实力上的微妙变化,让法家和儒家重新有了平起平坐、一较长短的机会,对于郁郁不得志许久的伏生等人来说,这是翻争取上位的最好机会。

伏生的发言着实相当犀利,一言就破了法家在治国过程中的失误,那便是过度的集权、过度的严律和过于残酷的刑罚已经将民众的忍受力压到了最低,当越过了这一个极之后,暴的发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首先发难的是博士伏生,这位济南郡的饱学儒士平素书如命,学识更是渊博,关于这个人的故事傅戈倒是听郦其说过一些,据说在始皇帝下令焚书之时,伏生曾冒险把《尚书》藏在墙里,由此可见,这伏生对儒学的痴迷程度。

的长,新任廷尉冯正。

不过,他的对手也并非等闲之辈,冯正的父亲冯去疾曾是大秦右相,与李斯齐名,他的叔父冯劫也是御史大夫,可惜这两位大秦的重臣在去年被赵这个臣给得自杀了,也正是这些奠定大秦本的重臣能臣的一个个离去,才使得大秦在暴面前显得毫无还手之力,从这一来看,赵足可以当得起大秦第一臣的名。

“皇上,恕臣直言,自二世皇帝登基以来,赵一党不以王而专务霸,不以仁德布天下,而专以刑杀立威。严法酷令多而密如凝脂,一举一动皆有法式,就是很小的犯法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凡‘偶语者弃市,犯律者连坐。’,以致杀人盈野使渭尽赤。前些日傅丞相于街市约法三章,宣布废除一切酷令严律,关中百姓闻之莫不欣鼓舞,拍手叫好,此为民心所向,不可逆也。故此,臣以为新朝要盛壮大,必先改革政令,采取‘以善劝善,德主刑辅’的治国策略,如此则民心如大海思归,世之盗贼也将自行放下武,国家才会安宁太平。”

朝堂上。

其会和伏生等人打成一片,这是傅戈意想不到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