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后赵文鸾拉过一个面容较白的小伙子介绍道:“这是我考学时候在长沙认识地湘潭老乡,白儒杰,小白。这家伙,别看年纪轻,考了4次科举了,哈哈。”
赵文鸾一路介绍过去:“这是原来给我家做工地长工老黄的侄子小黄。”
“这是我表弟王德,我们一块玩大的。”
“这也是我一个街坊。打铁的老实人。全镇地人都知道他,把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我招兵的时候不想让他来。他非得来。老铁,是不是因为没钱娶媳妇就来当兵了?哈哈”
“这两个都是我家的佃户,两兄弟,大李和小李。”
李明昌一一谢过,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片,因为人家根本没把他当过外人,大家都一句话:“咱们都是赵爷的自家人。”
李明昌看了之后也只有感慨的份,这一个队,连上他,全是赵文鸾地亲戚、佃户、街坊邻居、同学和好朋友,这不叫一家人那不知道什么还叫一家人。
而赵文鸾自己在内地8个队长也是哨长方万山的一家人,全是他招来的哨长,赵文鸾的岳父就是方万山的亲叔叔。
“明昌,我看你细皮白肉的,不是种田人啊,你干嘛当兵啊?”小李问道。
王德给了他个脑崩,说道:“你没脑子啊,刚才表哥说了,明昌哥是表哥的朋友。”
“无所谓,打仗别跑就是好汉!”小黄呲牙一笑:“昌哥,打过仗杀过人没?”
“我不会跑的,”李明昌嘿嘿一笑:“佛冈、广州我都和长毛打过。”
“那就好!来了个老兵。”几个湖南人顿时大喜。
“你们为啥当兵啊?”李明昌随口问道:“你们恨长毛?维护名教圣人?”
顿时小队里笑声一片,三叔咳咳一笑说道:“不愧是识字先生。”
小李大笑着说:“看咱们都是赵爷的自家人,不蒙你了!因为曾大人给地银钱多啊,一个月4两二钱银子!乖乖,那得种多少年地才赶得上一个月地兵饷啊!”他哥大李嘿嘿道:“这还不是多的,人家营官大人一个月260两啊!我做梦也梦不出一个月拿200多两银子是什么样地生活。”
“阵亡还有30两抚恤呢,妈的,老子一条命,家里父母过1年安稳日子!”书生小白看来家里并不宽裕。
“而且也公平,人家绿营招兵都能送礼,当兵可是给皇帝当差,金饭碗啊!咱们曾大人不要送礼,只要想当就能来。”三叔笑道。
“谁说不用?赵爷招兵的时候家门都被挤烂了,你不知道?”小黄一脸知道秘密的样子,他捅了捅旁边那个闷声不吭的铁搭般大汉,叫道:“这家伙老铁,说给赵爷10两银子才来的。”
“他是为了娶媳妇,是不是,老铁?”小李拍了拍身边大汉的头,大家又笑了起来。
“你们知道妈,李爷那队里的疤子上次在湘潭抢了一根金条,发了!”小黄看了看周围,小声说道。
“真的啊?那他还不走?”三叔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