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六章新的战斗(4/5)

而两支“统帅堂”师也都和历史上一样,被部署在了多瑙河以东的佩斯:“统帅堂”装甲师在新佩斯对面的北区布防。第13“统帅堂”装甲师的战区则由佛特一直延伸至首都以东和东南面地拉科什宫地区。同时两个师还有少数兵力和其它部队一道并肩在多瑙河西岸地布达作战。而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党卫军第十二“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也被调集到了这个城中,这些以糖果代替基本的烟酒配给的小家伙们。===拥有着和他们的年龄严重不相称的战斗力。他们的大多数成员都来自于纳粹党宣传之下的希特勒青年团,在纳粹地宣传洗脑之下,这些年轻人狂热于忠诚纳粹的理想,在经历了严酷的训练之后,他们的战斗素质也相当的出色,这一点,在随后的战斗中就可以证明。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党卫军警卫旗队的功劳----为了给这个党卫军装甲师提供一个纯熟地骨干部队作指挥。警卫旗队地老兵分派到希特勒青年团师作为军官或军士。而且这个师的训练是与别不同地,为了让该师要尽快进入作战状态。训练中特意忽略规则而重视作战方案以及实弹射击训练,斗志异常地高。同时师中彼此的信赖和尊重,使人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

同样,作为精锐并且被寄予厚望的党卫军部队,这个装甲师装备有最新式的81辆E50坦克和104辆黑豹坦克,配备猎豹和E3驱逐坦克,三辆原型旋风式机动防空车,以及一些20毫米,37毫米和88毫米高射炮,野蜂式自走炮,黄蜂式自走炮,sIG33自走炮及可拖行的标准炮兵部件。

历史上,在诺曼底战役的卡昂战斗中,超过4个星期的时间,尽管盟军的先头部队的数量和气势具压倒性优势,但是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依然在对方猛烈的攻击下阻止所有盟军攻占卡昂的尝试。而这一次,他们的对手从英国人加拿大人换成了中国人苏联人,但是可以肯定,他们还将会猛烈的抵抗,就像他们在另一个时空当中的诺曼底那样。

而这些情报,自然瞒不过大能的中国密码破译小组,当得知自己面前的对手是谁之后,所有的穿越者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敌人比历史上的还要恐怖。很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先头部队,也就是第二百五十师的一个骑兵营就用自己的遭遇见证了这一点,最为最先投入了西岸的“炼狱”之中的部队。在向布达佩斯前进的路上,这个营首先遇到了德国人装备有大量坦克装甲车辆的快速集群,骑兵自然没有办法和这些铁家伙对抗,因此,在德国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打击下,这个师只好“战事不利转进如风”了。而随后中午时分,一场大规模的交战在布达厄尔什以南的山丘上爆发:进攻的中苏联军部队在这里和整个“统帅堂”装甲群迎头相撞!经过几小时的激战后,中苏联军被迫撤退,身后留下了20辆坦克地残骸和大约1000具尸体。由于这次局部胜利。使得德国人能够得偿所愿地组织起该地区的防线。

很快的,中苏联军就见识到了德国人防线的厉害:中苏联军在当天夜晚再次发起强攻,按照常理,夜晚是属于中国人的,不过这一次对手地抵抗却出乎意料的顽强。这也让人件事到了党卫军精锐的战斗力。中国人、苏联人和德国人都玩了命的战斗,战壕里到处都在进行着残酷的白刃战,许多地段多次易手。尽管如此,中苏联军最终还是重蹈覆辙,进攻失败了。不过,德国人作为胜利者,他们的这种喜悦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第二天早上。中苏联军集中炮火对“统帅堂”装甲群进行毁灭性轰击,他们咬牙切齿的意识到:面前这群缺弹少粮地德国人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对付。

当天中苏联军炮兵的炮火不仅仅落在了“统帅堂”装甲群士兵们的头上,还一直蔓延到了整个包围圈内--这也是大战时期最猛烈的炮击之一。一名名叫托普舒尔茨的德军少尉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天空笼罩着厚厚的烟雾,东面的地平线上升起了成千上万道“礼花”在黑夜中显得格外耀眼,如果忘记这可怖地战争,这是多么壮丽地景色啊!它们齐齐地穿破夜空,划着美丽的弧线向东岸飘去。可惜这不是节日的烟火。而是俄国人的“斯大林管风琴”这是德军给中苏联军喀秋莎火箭炮取的外号)和中国人的钻天猴(德国人给107火箭炮取得外号)!佩斯顿时陷入一片火光之中,血红的色彩映亮了阴沉的夜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