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八节(2/5)

镇虏军在阵地西南方一里设立了一野战医院,所有的伤员全都安置在这里,等待着随军大夫的医治。在整个医院里,最显的莫过于那个满脸大胡的西域“神医”哈克那札尔-贾尼别克-哈斯木了。

队刚刚从荷兰人那里夺过来的一艘五十门炮的护卫舰,相比郑森的其它战船,它的火力显然要了许多,但比之那些船大、大炮众多的荷兰战舰来说,仍显得稍逊一筹,故而在战斗中仍是于下风。

不过,日军总大将松平信纲仍然信,只要再发动一次攻,那么中国军队的防线就会被撕开,日军就能乘胜一举近南京。与他的观一致的是荷兰舰队的米歇尔·阿德林森·德·奈特,他也认为中国军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据他的估计,中国军队在下午的战斗中所蒙受的损失超过其实力的一半,如果荷兰舰队与日军再联合发动一次攻的话,那么就能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所以他支持在夜幕降临之前,趁着舰炮还能够瞄准的时候再发动一次攻击,以便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镇虏军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加修筑工事,挖掘壕沟,以便迎接日军的下一攻击。

郑森将纸条展开,却见那是林清华的又一封求援信。他无奈的摇了摇,随即接过亲兵递过的千里镜,向着下游五里外的镇虏军阵地望去。

由于镇虏军伤亡较重,能够继续战斗的人已经不到两万人,因此林清华不得不收缩防线,将守卫右翼的调到正面阵地防御日军的主力队,这样一来,野田率领的日军就得以突破镇虏军右翼的几座石桥,越过一条河,向着镇虏军右翼直扑过来,形势一时变得相当张,镇虏军的阵地也多现缺,双方的军队很快就混杂在一起,一场更加惨烈的搏战开始了。

**********************

战斗就这样僵持下去,时间一的划了过去,直到申时,日军才不得不撤回自己阵地,双方的陆军各自收兵,暂时结束了这惨烈的拉锯战,但长江之上的战斗仍在继续。

下午酉时,随着荷兰战舰队的旗舰“海上公爵”号的一阵排炮,日军的第三次猛攻开始了。与前两次不同,这次的日军分兵两路,一路由松平信纲亲自率领,正面突击镇虏军阵地,而另一路则由野田率领,由南边绕开,准备从镇虏军的侧翼攻。

镇虏军的伤亡很大,但日军的伤亡更大,以至于日军总大将松平信纲命令负责指挥日军右翼的大将切腹自裁。日军的两次大规模攻均以失败告终,不仅伤亡过半,而且士气也受到严重打击,士兵们尤其是足轻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开始萌芽,这状况很让野田担心。

由于在全面火力战中,士兵的伤亡多由炮弹、弹造成,所以普通的中医已经无法适应急救治的需要了,这外科大夫就显得很重要。本来哈克那札尔-贾尼别克-哈斯木是不愿意到军队中来的,但林清华以“盗尸罪”将他诓来,明确告诉他,若想离开这里,就必须先在他的军队里待上至少三年,而且还必须帮助镇虏军培养至少两百名外科大夫,使他们能够独立行战场外科手术。

一群黑衣亲卫使簇拥在郑森的边,替他遮挡着不时飞过来的弹雨和船板的碎片,用自己的躯保护着郑家长公的安全。

此时的镇虏军阵地上已经被一片白茫茫的硝烟完全笼罩起来了,本就看不清楚任何动静,只有那设于阵地后方的炮兵阵地上的闪光仍不时透过硝烟传来,似乎那里的战斗更激烈了。

虽然现在的医疗技术并不能保证外科手术的成功率达到很平,但毕竟能够减少一分不应有的死亡病例,所以林清华大胆的让哈克那札尔-贾尼别克-哈斯木施展他自己的才华,尽心救治镇虏军的伤员。手术的条件是艰苦的,手术的过程是恐怖的,以至于那些由哈克那札尔-贾尼别克-哈斯木亲自挑选来的中国大夫不能适应,他们中的很多人中途退帐篷,蹲在外面呕吐,而且由于麻醉技术不过关,虽然有针灸和中药的帮助,但伤员们的惨叫声仍是让人心碎,整个野战医院的景象一儿也不比阵地上好。

林清华带领着十几名卫兵,躬着沿着那被荷兰舰炮打的稀烂的战壕前,他一边检查工事的修筑情况,一边吩咐辎重兵将伤员抬到后方救治,并将阵亡士兵的遗运往后方安葬。

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一个小时后再发动今天的第三次总攻击。

“嗖”的一声,一支鸣镝从一只小艇上飞了过来,在旗舰船尾上的那个很大的草靶上。一名手从船舷边奔来过来,将那支鸣镝了下来,从上边取下一张纸条,随后又奔到郑森边,将纸条递给郑森。

“嘎——”的一声怪叫,两名日军长矛手几乎同时将他们手中的长矛刺了一名镇虏军军官的膛,那军官中惨呼一声,便无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