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42民族英雄(2/2)

石碑很,墓地很大,是全城的石匠和泥匠连夜赶工完成的,陈家辉被安葬在孙承宗墓旁,两座墓碑上的刻字依然自刘大帅(李岩)的手笔,字上特地鎏了金,彰显墓主人的尊崇,纸纸人圈摆满了大明湖,披麻孝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孙承宗的墓地旁边就是建设中的八百烈士陵园,这也是刘光提修建的,工程浩大暂时还只是起步阶段,可是规模已经可见一斑,据说占地八百亩,石碑要八丈,这样雄伟的计划也只有刘大帅这样有魄力的人才能想来。

据说陈家辉死的时候脸上带笑,双手十指了松寿的,他终于用英雄的行动换来了迟来的荣誉,能够用自己的真名、能够用八百烈士的称号接受人民的祭拜,而且灵位就在孙督师的旁边。

他们的想法很快就得以实现了,派去侦查的探飞速来报,泰安方面有数万大军已经压过来了,青州方向也有几千人在朝济南运动,如果不赶快溜走的话,一场大仗将不可避免。

光在陈家辉的灵前依旧磕了三个,陈家辉虽然只是一个断匠,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前明军把总,可是他觉得这样的份完全当得起自己这个所谓大帅的三拜,如果没有孙承宗和陈家辉这样的人,那汉民族就完了,华夏文明就完了。

披麻孝来给孙督师上香,第一香当然要由刘大帅来上,只见他已经脱去大红战袍,换了素的衣衫,腰上缠了一条麻绦,迈着庄严的步伐来到堂上,起三炷香来到孙督师灵前撩袍下跪。

“孙老,你是民族英雄,你是汉人的脊梁,我给你磕了。”刘光默默的念着,恭敬地拜了九拜,然后把香在香炉里,转:“今日本帅能为孙督师上第一香,很是荣幸,这九拜的前三拜是替当今圣上拜的,中三拜是替朝廷百官和军中诸将拜的,后三拜才是本帅自己拜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革裹尸还”这是刘光在墓前发言的最后一句话,这两句不相的古诗被刘大帅凑在一起倒也显得满合适,被输了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思想的士兵们仿佛被洗了脑,恨不得立刻有不开的鞑打过来,让他们也过一把英雄的瘾。

****

光拜完了孙承宗,移步来到旁边的灵位,这块牌位上写着“大明山东左前锋千八百烈士陈家辉之位”千的衔是刘光擅自给他加的,以后报给袁崇焕想必也没什么不可以。

大帅拜完之后,众将和百姓代表才开始依次上香,李岩不禁有些疑惑,难这位刘大帅想借此邀买人心?难他的志向远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大?

第三天是孙承宗和陈家辉殡的日,济南城适时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小雨和白的纸钱一起飘洒在悲伤的城市上空,万民呜咽,全城带孝,孙承宗的灵柩用拉蒸汽大炮的车拉着,刘大帅和下大将扶棺走在漉漉的石板路上,在泉城百姓的护送下把两句灵柩抬到了大明湖畔的一块风宝地,这是先生特地选的位置,不但山清秀还能保卫着济南的北大门,和百八烈士殉国的地方非常接近。

一片悲声响起,朝廷和圣上没有忘记孙督师啊,今天终于能让这位大英雄有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了。这都多亏了刘大帅啊。

孙承宗终于在十年之后得到了应有的厚葬,这万民送葬的场面动了在场的每一个铁卫和效死营的士兵,如果能像这样死去,那人生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孙承宗可能不好比较,但是八百烈士总能比一下吧,为了保卫人民牺牲,这样的死法重于泰山,为了抢劫械斗死掉,这样的死法轻如鸿,这是大帅的原话,很值得玩味和思啊。

****

相辉映的是松寿肚上的灯烧得更旺了,亲目睹自己成了油灯的总督大人把嗓都嚎哑了,这痛苦更多是来自心底的恐惧,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生命一化成清烟更可怕的呢。

第二天依旧在菜市活剐孙之獬,已经半死不活的前知府大人昨夜被的喂了一些稀饭维持生命,为的是这后面的二千四百刀能够顺利的行,如果割死人就没有什么看了,小刀刘不负众望,继续施展玄妙的刀法把孙之獬两条大剐成了骨,可是大血被封住的孙之獬依然没有死亡,还能偶尔发一两声悲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