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79装备研发(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179 装备研发

1938年3月,日军发起打通津浦路的战役,国军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取得台儿庄大捷,严重挫败了日军速胜的企图。日军随即集中8个师团的兵力,再攻徐州,寻求与国军进行会战。国军避敌锋芒,由津浦路向西南方向退却,日军开始逐步西进,战火燃向合fei、安庆等地,武汉会战迫在眉睫。

罗毅、许良清等对突击营进行了整编,重新补充各连队的人员,完善建制。突击营威名在外,招兵更加容易,王大成和乐家林像挑女婿一样对报名参军的人员进行选ba,突击营的人数迅速恢复到1500人以上,每个连队的人数达到近3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朱山镇和竹园镇的地方守备bu队,这些守备bu队的战斗力虽然不及突击营的正规bu队,但与一般的国军杂牌bu队相比,还是胜chu不少的。

结合在南京保卫战中获得的经验,许良清制订了新的训练大纲,针对日军的作战特点对bu队进行了针对xing训练。南京一战,突击营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知识都需要加以整理和传承,形成一支bu队的作战传统。打过仗的bu队和没打过仗的bu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此,现在突击营虽然不敢说是shen经百战,但好歹也不再是初chu茅庐了。

罗毅一门心思地专注于解决突击营的装备问题,趁着日军还没有封锁中国南bu沿海的港口,罗毅hua费了一大笔钱,通过军火贩子史密斯从mei国又进口了一大批武qi装备,各zhong弹药储备充足,能够支撑起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

在所有的进口货wu中,数量最大的当数十吨*zha药。在罗毅开chu采购清单时,史密斯吓了一大tiao,要知dao,一枚手雷里的装药也就是五六十克的样子,十吨*能够制造20万枚手雷。

吃惊归吃惊,十吨*还是如期地运到了朱山镇。罗毅来到朱山镇军工厂,把厂长林祥信和总工程师李文仪找来,给他们拍chu一叠需求单,说:“你们an这个单子,把这些装备研制chu来,大量生产,我要让鬼子尝尝我的厉害。”

李文仪拿着单子逐项看着:“手雷,火箭弹,爆破筒,飞雷筒…这个飞雷筒是个啥玩艺?”

罗毅呵呵一笑:“所有装备的详细说明,都附在后面呢。这zhong飞雷筒,我过去听人说起过,是用大汽油桶作为炮筒,里面装上发she1药,引发之后,能够把十五公斤重的zha药包投chu500米远。juti怎么实现,我就不知dao了。”

“十五公斤?”李文仪直咂she2“真有这么多zha药,方圆几十米就没有活wu了。”

“正是如此。”

“这个我得研究一下,万一发she1不chu去,在自己这边炸了,可就惨了。这个在工艺上…有点麻烦。”李文仪挠着tou说。

罗毅dao:“李总,你可千万别把问题想复杂了,据我所知,发明这东西的,好像就是一个乡下的铁匠,人家可没有你这么高的文凭。”

“你能把这个铁匠请来吗?我要向他好好请教一下。”李文仪由衷地说。

“这个…有点难度…”这回lun到罗毅尴尬了,在历史上,这zhong武qi发明于1947年,是缺乏重炮的解放军被bi1无奈想chu来的办法,罗毅不过是剽窃了后人的创意而已。飞雷筒的发明者虽不是什么铁匠,但好像学历也的确不高。

“我再看看你的单子,防步兵地雷,防战车地雷,防工兵地雷,延时地雷,定时地雷,闪雷,tiao雷…你这个研究任务也太重了吧?”李文仪xi了一口凉气“有些技术我倒也知dao,不过自己制造,还是需要进行反复试验,确定生产工艺。有些技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都不知dao如何下手呢。”

罗毅说:“李总,现在是战争时期,时间不等人啊。”

“那也不行啊,科学工作还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不进行多次实验,一zhong武qi是不能定型的。罗营长,能不能上哪找一些技术人员来帮忙啊?”

罗毅摇摇tou:“这兵荒maluan的,上哪找技术人员?”

他话音未落,邵平跑过来向他汇报dao:“罗营长,营bu来了一群人,点名要见你呢。领tou的是个daiyan镜的老tou,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