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再上战场。而且,从长时间来看,这批药品完全可以让中日双方的战损比例大为改观。天长日久,光是不断增加的伤员数量,就能拖垮日本军队。
而运输线路,余生也早已经规划好。所有物资,分为两批,第一批从洛杉矶出发,由美国海军和盟**队护卫,到达印度。然后,从印度,经过史迪威公路,进入中国。这一批物资,是给老蒋的。毕竟,虽然老蒋有时候做事不太地道,但是其手下的军队倒是为抗日死了不少。几次大的会战,无不依靠老蒋手下成建制的军团与日本人硬抗,才撑了下来。
看在抗日的面子上,分给其手下一些物资,也算是告慰英灵。不为老蒋,只为那些为国浴血之人。史迪威公路,又名中印公路。史迪威此人,是同盟国中缅印战区的美军中将司令。因为这段公路是由史迪威提议,并一手促进修建的,所以得名史迪威公路。
这段公路,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但是,由于其修筑和作用的独立性,在抗战运输线路中,与滇缅公路有所区分。滇缅公路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日本军队的飞机将昌淦大桥炸断后,便已经基本无法使用了。一九四二年五月,滇缅公路完全中断,此时,史迪威才提出建设这条中印公路的计划。
史迪威公路之所以值得纪念,除了这条公路是这个时代,中国公路建设历史上,最艰巨浩大的修筑工程、穿越六座大山、五条河流、八处悬崖之外,这条公路还是抗战时期,输入中国物资的最大渠道。从开通至抗战结束,总共从这条公路向中国国内输入了八万吨军用物资(也有五万吨之说)。
而且,与史迪威公路同时建设的,还有一条从印度加尔各答至中国昆明的输油管道。这条管道从加尔各答起,经汀江、雷多、密支那、八莫、畹町至昆明,全长三千多公里。成为这个时代,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在建成后的七个月中,共向中国国内输入航空汽油、柴油等油料十万多吨。
因此,史迪威公路功不可没。
不过,余生可不打算把所有的物资,都通过这条线路,送回国内。毕竟,此时的中国西南,完全是老蒋的天下,物资到了老蒋的兜里,再想让老蒋给别人可就难了。余生打算另辟蹊径。
在抗战时期,进入中国的国际援助物资,除了西南方向的几条线路,还有一条是西北运输线。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开始后,又打算入侵一下苏联。只不过,苏联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明白寻找盟友,借力打力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