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
最大的差异表现在魔力的测量上。
一个法师的魔力之海究竟有多大,只有那个法师自己才清楚,所以外界想要测试这位法师的魔力上限,往往是通过一些比较直观的方式来判断,比如说他能够一次性施展多少个1级法术,他最多能够施展几级法术之类。
这种方式确实能够大体判断出一位法师的魔力上限,但是不够精确,也容易弄虚作假,因为教会的法术体系中法术等级的划分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同样是一个一级法术,有的法术需要1。5方的魔力才能施展出来,有的法术只需要0。7方的魔力就能施展出来了。
若是有法师的魔力上限是1方,他在考核的时候选择施展那个消耗魔力1。5方的法术,是无法通过考核的,可若是他选择施展那个0。7方的法术就能够通过考核了,这就是老式的人类法术评级体系的不严谨性了,也是容易弄虚作假的地方,但是换到新的法师评级体系上,就不同了。
新的法师评级体系,不再用施展法术这种间接的法术,而是直接测量法师的魔力上限。
在这里面,诺曼运用在魔力枢纽上的那种用来显示魔力池内魔力容量的混合材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整个评级过程也是模仿了魔力池的运行原理来进行的。
评级机构有一套专门的魔力测量工具,那是魔力池的一个变种版本。
在魔力测试开始后,接受测试者会把他们的魔力输入到这个魔力测量工具之中,测量工具上的混合材料感应到魔力的进入,就会产生变色反应,最终准确地测量出测试者输入的魔力总量。
只要你一口气输入的魔力总量超过了你想要通过的法师等级魔力标准线,那就证明你所拥有的魔力上限是达到这个等级的法师魔力标准的,那你在魔力这一项上就通过该等级的法师考核了。
这种测量方式不再使用参照物,而是直接测量接受测试者的体内魔力总量,比起老的那一套可要精确可靠多了。
至于精神力和古语水平的测试,诺曼主要还是按照教会的那一套来的,这方面改进的空间不大。
最后是在法师的等级划分上,诺曼作出了最大的变动。
他不再是以黑红蓝白这样的等级来进行法师等级划分,而是换成了一级,二级,三级这样的等级。
教会的法师等级划分跨度不平衡,这是诺曼在这一年多的经历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他们在黑袍、红袍这样的法师等级上,划分的很细致,可是到了蓝袍、白袍阶段却是划分粗糙,越到高级别实力跨度越大,划分越模糊,尤其是在白袍上,四星白袍和一星白袍之间的实力差距,都要比黑袍到蓝袍的差距还大了,更别提四星白袍那个等级了,这是最模糊的一个法师等级区域。
这里面最好的例子,就是诺曼和斯坦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