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哟,若真是他老人家,这位古少侠岂不成了…”
她忽然把话咽了回去。
她想,照此说来,紫面佛的辈份高得吓人,这古山紫不也成了与上两代人平起平坐的老前辈了么?看他年岁不大,自己岂不是大大吃了亏,该称呼他什么?称“老前辈”么?
古山紫以为她要说,成了绝世高手,忙说道:“兴许家师不是紫面佛,家师不曾说过。”
丁羽道:“少侠不必过谦,从形貌上说,当是紫面佛无疑。”
古山紫又道:“可在下从未听恩师提到过‘紫星神功’之说。”
这一来,丁羽也有些动摇了“传说紫面佛的绝技紫星神功,运功时,脸现紫气,额头有一闪烁的紫星,当然,并非就是一颗星状,只能说有团闪烁的紫气,人们称为紫星而已。这紫星神功一运起,任他毒掌和内家掌力、指力、爪力,都休想穿得过这层紫气。哦,忘了说,头上现紫气时,周身也略现一层淡淡的紫气。而紫星神功可以随意发出,以掌、拳、指、爪,都可以伤人…”
夏紫菊不禁神往,失声叫道:“哟,这么厉害,那不成了天下无敌了么?”
“不然,天下武功各有长处,当然也有与紫星神功堪匹敌的功夫,但仅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此外,任何一种神功,还要看修炼者功基资质以及修炼的年月和进展,若是只有小成,威力虽然不小,以别的内功也可抗衡,若对阵的人功高一筹,也还是功高者取胜。要是双方功力相若,那么神功就会高出半筹一筹。所以,任何神功都不能一概而论。”
丁羽讲解时,古山紫心里不禁大大惊奇。
紫面佛授内功心法时,只告诉他,此功叫无心功。
对此称谓,大师有个解释,还讲了个故事。当时,他似懂非懂。
当初,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静坐,有一恒心求道的神光和尚慕名而来。可达摩祖师并不加理睬,自顾面壁修持。神光以为祖师考较他的诚意,便在天寒地冻,大雪飘飘之际,静静侍在祖师身边直到天明。他周围的积雪已埋过膝,但依然恭立,不敢怠慢。
达摩问他:“尔雪地侍立,有何需求?”
神光流泪道:“惟求大师开示法门,以普度众生。”
达摩祖师斥道:“道之以成,须经历无数大小劫难,忍受难行难忍的德行历练,就凭你这点苦行、微末的智慧,就妄想得道了么?只怕是白费心机了。”
神光听后,十分惭愧,毅然取出戒刀,一刀断下左臂,右手捧断臂送呈达摩祖师,以示求道之决心。
达摩祖师见其心诚,以后堪当重任,遂收弟子,更名慧可。
慧可曾问祖师:“心常不宁,求祖师授安心法门。”
祖师道:“这倒容易,你把心找出来,我便授你安心之法。”
慧可一愣,这“心”在哪里?
祖师又道:“摒弃一切外缘,心如止水,无波无纹,有如墙相隔;内外不能出入,不能妄动,由此可以渐渐入道。”
紫面佛只讲了这么一段故事,然后归纳道:“习功要做到四个字:心诚心静,你若做不到,无心功便练不成。”
他那时尚小,似懂非懂,但达摩祖师及其徒慧可大师的这段故事,印象却深。
随着年龄增大,他逐渐领会到了更深的含义,因而功力进展神速。
他和师傅远在甘肃沙洲沙角山,极少下山与人接触,得以潜心练功。只在功有小成后,才让他出入于市井,与更多的人接触,但不许显露武功。
无心功小成时,每当他运起功力,便觉眼前有淡淡的紫气围绕。后来,师傅又授了一些内功心诀,练着练着,紫气似乎更浓了。
那么,紫星神功不是与无心功相似么?
下山时,师傅谆谆教导,不到万不得已,他决不能提起八成功力。
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
无心功提到八成,并没有紫气泛出。只有九成以上,才显出紫气。
师傅道:“提起八成功力,足可与恶人相斗,因为为师已将你任督二脉打通。记住,切不可提九成以上功力,以免多伤人命!”
那么,照丁前辈所说,这无心功倒很像紫星神功了,不知到底是也不是,可不能乱说的。
他哪里知道,紫面佛因“紫星神功”名头太响,惊世骇俗,故更名无心功,以遮世人耳目。
丁羽讲完,他道:“在下学的不是紫星神功,恩师与紫面佛恐不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