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3/4)

的柱石重臣,能合作无间,则国强势盛。

在强敌窥伺之下,亦能屹立无恙,廉颇是受了蔺相如人格的感动,化去嫌隙而成为佳话也使赵国在强秦的逼迫下,得保主权的完整与独立。

可是后世的武将,未必能像廉颇那样知道错,肯认错,文官也没有蔺相如的容忍与宽大。

纷争时起,太宗皇帝的这种做法,倒不失为良策,使得那些掌兵的功臣们个个都矢志效忠,保全了唐室的国祚。

太宗皇帝晚年不堪寂寞,引进了才人武则天。

而这高宗皇帝又跟著为之所惑,遂至武后当权,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位执政皇帝。

武则天几度想废了太子中宗,而改立侄儿武三思,使皇室易姓,最后终于因为那些藩王功臣的反对而止。

徐敬业等起兵清君侧,公开讨武,终于将中宗又拥上了座。

却因为夫权的不振,被皇后韦氏所控制,差一点又演成了第二个武则天,结果又是仗著功臣的外援,驱除了韦氏的势力。

唐室的江山屡经变故而未易,主要是靠著外臣的支持,也是贞观世民皇帝的那一著棋下得好。

李世民传给他子孙的一个保国祚永固的秘诀,就是对功勋外臣必须要礼敬,让他们手拥重力,戌守远地,以为权力中心的外翼。

所以开国公李氏一族也是在这个情况下受到重视,皇帝对他客气,却又供得远远的,就是不想他们来干预朝政。

换句话说,皇帝治国有他自己的一套,不希望外藩也来干预,李存信不会晓得皇帝的做法与心思。

侯希逸跟太子很接近,对于朝廷的决策与措施,当然是较为清楚的,苦于不能对李存信明言。

他只能哈哈地一笑道:“我是司马,职掌军事,练兵布阵,调度军马,才是我的职责所在。

若是我去管皇帝的家务事,帮助皇帝不怕老婆,那不是变成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吗?”

也幸亏他阅历丰富,把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一阵打哈哈中搪过了,李存信跟侯希逸虽熟,到底只是世交而已,也不能太过份,话题转到这儿,跟原来的起头已经相去十万八千里。

也不宜再往下发展,所以他在一阵大笑之后,满斟一盅,举向韩宏道:“来,韩先生,喝酒!喝酒!

今天你是主客,我跟老侯一抬杠就没完,倒把你冷落了,失礼之至!老侯,你也该罚一盅!”

侯希逸笑道:“认罚!认罚!韩先生的高才,青娘的歌喉,都是长安市上的双绝,放著这两位绝品人物,不多讨教,却尽找我抬这些无聊的杠子,小侯该加倍的罚!”

李存信倒也乾脆道:“不错,李某认罚!”

他一口气灌下了两大盅,然后才向侯希逸道:“老侯!我的两盅罚过了,现在该要罚你的了…”

侯希逸笑道:“怎么你对喝酒特别有兴趣?说出个理由来,看看我又有那里不是了…”

李存信一本正经地道:“这次罚得你一定心服口服,老侯,前两天我听你吹嘘自己门下济济多土,什么人才都有。

你只要发现了一个人才,你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去邀了来,不教埋没。这句话你可说过吗?”

侯希逸道:“说过。而且我也居之无愧,因为我一直都在虚心地做,韩先生可以为我证明的。”

这话不假。

侯希逸为太子最器重的支持者,为异日接掌大宝的准备。

侯希逸的确是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以他将罗致门客很尽力,一旦太子登基,侯希逸入阁拜相是必然的事。

而丞相为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管的事,也不仅限于军事了,所以他门下的参赞人才,各方面都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