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6/7)

相投,对目前的用人与时政颇为不满,很希望振作一下,这固然是好事,但是有些人羽翼众多,势力很强,硬碰上去,恐怕他们会碰个钉子。”

韩宏道:“难道连太子殿下也碰不过他们?”

侯希逸轻轻地叹了口气:“太子虽是圣上的骨肉至亲,但却不是整天都在皇帝的身边,今上年事渐一局,行事亦不如当年圣明,易受小人的包围,不过殿下若是站住埋,相信还是会得到支持的。”

他忽又换了付口气道:“不过,最好还是希望韩先生得以高中,由此可知科场中虽有弊端,不过是少许而已,大部份的人,仍是以真才拔选的。李侯与殿下也可以稍作忍耐,朝廷虽是该作一番整顿,刻下却非其时。”

韩宏道:“是,等殿下主政之后,相信必有一番振作改进的,现下的四民百姓,都在私下作此期望着。”

侯希逸十分注意地道:“韩先生,有这种事情吗?”

“是!不仅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经常以此为话题,就是百姓之间,三五人聚谈,内容也不出此。大家都听说是圣上有倦勤之意,准备禅位于太子,大家也说太子英武有为,一旦视政之后,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善了。”

侯希逸一叹道:“圣上前些日子透露过口风,可是最近却绝口不提了,就是因为消息传出后,众说纷纭,有些人因而自危,自然会极力阻挠此事了。”

“他们阻挠得了吗?”

“韩先生,你在长安应该知道的,那些人的气焰有多盛,尤其是杨国忠,仗著贵妃的得宠,大权在握,简直已经到了不像话的程度,而圣上居然对他言听计从,杨氏一族,鸡犬升天,连个目不识丁的家人都做了官。”

韩宏也只有摇头慨叹,这些事他也有个耳闻,但是却未予深信,因为长安本是个口舌是非最多的地方,往往言过其实,现在听侯希逸一说,竟是真的了。

侯希逸又顿了一顿才问道:“韩先生,你在外面还听说了什么传闻没有?”

韩宏倒没想到侯希逸会问他这个的,一时不知由何答起,想了一下道:“草民接触的无非是些市并匹夫,他们口中的话更是荒诞不经,作不得数的。”

“这个自然,不过也不能作等闲视之,因为这些话多半代表了民心之依向,我搜集了起来,等太子视政后,也可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看来侯希逸是个有心人,时时都在作太子接掌政权的准备。但是他们毕竟是属于年轻的一代,这种重视民隐的作风,也是亲民的表现。韩宏对他们倒是十分支持的。

又想了一下才道:“司马大人,也许这是草民书生的管见,我以为目前的隐忧不在于内而在于外,方今长安市上,胡人的行为已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而朝庭也好,官府也好,都对他们百般忍让,这绝非善策。”

侯希逸叹了口气:“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想,每个人都具有同感,可是这些胡儿一向散漫习惯,不服教化。因为朝廷借重过他们出过一点力,自以为有功于朝廷,因而变得骄横,起初朝廷曲意容忍,到后来则是积习已成,不易改变了。”

“上国天朝,都阙所在,总不能听任胡儿放肆无忌。”

“这个朝廷已有旨出息降下,著令他们的酋长首领严加管饬,再有胡闹的行为,定当严惩不贷,情形已改善了。”

韩宏道:“别的胡将大概尚知收敛,只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的部属太过于蛮横了。”

侯希逸有点愤然道:“这家伙倒的确是碰不了他,因为他是杨贵妃的乾儿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