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丹’,由此证明张老实业已遇害,而且是死在江湖中人手里的。”
单晓天道:“管总管可是认为朱老哥或是江二公子,曾在小店里打过尖,五凤门的人怕他泄露行踪,才以灭口么?”
管天发道:“在下正是此意,因为东梓关正在窄溪之北,是朱姑娘必经之路。”
单晓天点头不语。
管天发又道:“在下有此发现,但向附近村落查讯,据说三天前,只有两个布贩在张老实店里歇过脚。”
单晓天独目倏睁,问道:“这两个布贩,极可能是五凤门的贼党了。”
管天发道:“这两个布贩,倒是经常在这一带卖布的,可能那天晚上也在场,因此也被五风门杀害了,弃尸大雁门山一处深涧之中。”
离深涧不远的山间,有一座小厅,在下曾在厅中找到了一块蒙面黑纱,这面纱上还依稀留有脂粉香气,极似朱姑娘的东西…”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方黑色面纱,和一个小布卷…”
就在此时,酒馆门前,又有两个人走了进来。
这是母女两个,母亲是个又矮又胖的老娘,花白头发,两腮下垂,头上戴着黑布包头,一身黑布衣裤,这双手半扶半抱,用花布棉被包着一个十八九岁姑娘,十分吃力地缓步走了进来。
那姑娘梳着两条黑油油的辫子,双目紧闭,一颗头靠在黑衣老妪的肩头,看去又娇又嫩,美的真像一朵鲜花,只是她烧的满脸通红,敢情是生了急病,病势不轻!
黑衣老妪走进店堂,一眼看到店里坐着这许多汉子,似乎微微一呆,显的有些吃惊,就在靠门口一张空桌上扶着女儿坐了下来,只是不住喘气,连看也不敢朝里看上一眼。
这也难怪,乡下人嘛,看到这许多人,而且都带着明晃晃的家伙,怎不提心吊胆?
只听她柔声说道:“孩子,你是不是好一点了?”
那女儿烧的昏迷不醒,没有作声。
这时店伙计已经倒了一盅茶,走过去,招呼道:“老婆婆,你要吃些什么?”
黑衣老姬道:“不,伙计,我女儿生了急病,老身送她回婆家去的,我只要买两个馒头。”
她颤巍巍摸出文制钱,放到桌上。
敢情她急于上路,连面也舍不得吃。
店伙道:“老婆婆先喝口茶,我给你拿馒头去。”
收过制钱,转身往里行去。一回功夫,用纸包了两个馒头,送到黑衣老妪手里。黑衣老妪望望店伙,低声央告道:“伙计哥儿,你行行好,给老身上街雇一辆马车可好?”
那店伙望望店里坐着的四五桌豪客,敢情有些走不开。
掌柜的倒是挺热心的,闻言道:“不要紧,这位姑娘生了重病;你快去替老婆婆雇一辆车,这里有我会帮忙照应的。”
那店伙听掌柜这么说了,只好答应,一面问道:“老婆婆,你要到哪里?”
黑衣老妪望着掌柜,感激地说道:“多谢老板。”
一面连忙答道:“福州。”
店伙起身往外走去。
黑衣老妪伸手端起茶盅,低低地问道:“孩子,你要不要喝些水?”
说话之时,有意无意地朗天风道人那张桌上,瞥了一眼,但很快地别过头来。
她女儿依然没有作声,她病的很重,早就昏迷不省人事,哪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