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风雪中的贫儿(2/5)

后来送了两次金银重礼全都不收。不久还要离去。我由当地路过,料知必有来历,知他这样人都是怪脾气,用了许多方法与之结,还在当地多住了好几天。他始终对我神冷淡,除吃我两顿饭外分文不取。最后彼此要走,我才求师之意,不料他竟一答应。但是说好,只教三年,要一清静书房独居在内,不与外人相见,主人宴会宾客也不席,来此已一年多,每月难得见到一面,见时不问永不开,屡次探询,始终不说他的世,老是一张冷脸,不像教书时那样和气,有说有笑,越想越奇怪。我不知他才学如何,后将他所作诗文偷,向本城两位老翰林请教,均说此是写作俱佳的奇才,屡次托我引,想结一个斯文知己,他都拒,至今我还无法回复人家。你们想,这样怪人,多好学问也必穷苦一生。照他所说,有福不享专去救那苦人岂非呆?天下苦人如此多法,哪里救得过来?而且这类苦人大都又穷又脏,蠢得可怜,卖苦力气是他本分。要是这些天生苦命的人都能享福,我们这些富贵中人也如何显得来?他们休说有福可享,便是丰衣足,也不肯再我们仆,由我呼来喝去,随便打骂,不敢反抗了。就是为想多得钱来服侍我们,稍微打骂也必不

“那土豪并说:‘自来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先生。贾老师虽然无人引,不知他的家乡来历,但我遇他之时也是严冬风雪。见他穿了一件旧夹衫,为庙中和尚写匾,手待两尺来长的大笔,运转如飞,四个五六尺方圆的大字一挥而就。写时人和生龙活虎一样,不似别的秀才一酸气。写完到他房内,见那桌上所抄书本小比蝇。别的不说,单这一笔字我生平便未见过。后听和尚说,初来庙中不久和尚也是看他不起、这日忽有两个贵官前来拜访,宾主三人闭门密谈,和尚派人在隔房中偷听,满拟他有此贵官好友必能发迹,哪知此人情古怪,和来人越说越僵,最后竟翻脸怒骂,喝令来客快

我领路走逛龙亭铁塔的么?我早就看你是外乡来的客人了。”沈鸿一问,原来那幼童姜飞是个孤儿,随一寡母纺织度日,甚是寒苦。从小聪明,想要读书,家中无钱。恰巧左近富家的书房设在后园内,因和园了相识,借着代他打扫浇,渐渐混了去。事完便在书房门外偷听,并将富家弟丢掉的旧书拾起,暗中勤读。

那富家是一土豪,家中妻妾成群,孙众多,但都生惯养,贪玩逃学,把读书视若畏途。先生姓贾,外表是个中年寒士,人甚豪慷慨,没有一巾气。自从发现有一贫儿在外偷听,知东家是个俗恶不堪的土豪:自己为他教读于无奈,而这一班学生都是顽劣骄纵,恨书如仇,就想为他尽心也办不到,每日心情十分苦闷。忽然发现这样一个年幼好学的质,甚是喜,极想加以造就。无奈东家习气太重,贫富尊卑之念太,如与明言,决不肯容一贫儿和他女共读。自己气味不投,平日又少见面。心正打算,这日大雪风寒,候到傍午,才见几个学生被一群男女下人抬抱而来,重裘之外还带上风帽,穿上斗篷。内有两个年已十八九岁,竟推天冷,惟恐受寒伤风,告假不到,因防先生不快,还由东家亲笔写了一张纸条。下人去后,贾先生方想:“膏粱弟真个下材。如今大雪寒天,外面许多穷人不是衣不周,便是为了生活在风雪中挣扎。可是人多力壮,照样劳苦,什么叫伤风怕冷全没放在心上。东家这里穷奢极,何等享受。休说他那重房密室温,便这书房之内,白天沾了学生的光,也是炉火熊熊,没有一毫寒意。我连一件旧棉袍都穿不住,他们穿了这许多的棉还要说冷,力如此,日后如何事?东家还有誉儿之痹,只一见面必说他那儿女命相极贵,如何聪明孝顺,不是封疆大吏,便是一品夫人,功名富贵简直手到拿来,也不想想这般蠢材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只知尽享受,暴殄天,休说一技之长,连几句死书都不肯读,就仗父兄余荫、亲友援引取得功名,也无非多害好些人民,除此一条官的路,只要朝中有人,或者还有指望,更无其他谋生之地。看来这些未来的小害民贼不是官造孽去害人民,便是害他自己堕落穷饿而死。反正害人害己都是一害,偏说得那等好法,当成活宝一样看待。我在他家为师,本心未始不想改变他们气质,化莠为良,就不能日后事业,以他的财势多为人民造福,至少能使安分守己,稍知善恶之分,不去害人,岂不也好;无奈全家混,环境太坏,这些女天生劣,从小看惯父母尊长那样骄奢逸,耳目所及无非罪恶之迹,一任自己苦婆心,百般劝导,少年天真,并非听不去,也颇有动时候,但是习与成,一书房便忘了一个净,父兄大人非但不知教训,反认为他的富贵命中带来,理应享受,越考究越舒适,说将去越有面,一呼百诺才是威风,婢才是福气。仆下人与劳作之事,皆是天生苦命的贫贱之人所为,有福不享不特冤枉,也失了份。把自己平日所说勤俭持躬、推己及人、宽厚诚敬、群济世许多劝告的话,除用功读书是为将来升官发财没有反对而外,余都认为迂腐之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