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出此话,而这位老人家所回答的,正是她在岳口城中“明月楼”饭馆,向杨森所说的那些话
九如上人缓缓点头,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鼓上蚤’孟九一身功夫已够了得,就不想为了此‘真刚剑’,替自己惹上无谓的是非…”
指着边上的杨森,又道:
“‘鼓上蚤”孟九,不会知道森儿与‘仙霞门’中的渊源,但森儿骨格清奇,人品端正,不像是为非作歹之徒,孟九可能做了个顺水人情,让‘局外人’将此‘真刚剑’取走。”
眼前只是九如上人对“鼓上蚤”孟九的揣测…孟九向杨森指出“真刚剑”藏处,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存在。
九如上人见梅采华以铁琵琶作兵器,就即问道:
“梅姑娘,你背背铁琵琶,是否是‘素衣会’觉慧大师的高足?”
梅采华欠身一礼,道:
“是的,老前辈…晚辈梅采华正是她老人家的弟子。”
九如上人见此梅采华与森儿连袂结伴同行,显然他们彼此已有很好的交往,是以不见外的道:
“年轻女子只身江湖,若不怀高深武枝,容易遇上意外凶险,以老衲之意,梅姑娘不如再回‘素衣会’逗留数年,进修上乘之技!”
当初梅采华离豫东鹿邑“素衣会”时,觉慧大师亦曾经说过此话…
但当时梅采华想到梅家灭门之痛,要报此不共戴天之仇,匆匆三年,就离“素衣会”总坛而去。
现在梅采华听九如上人此话,点头道:
“是的,老前辈,晚辈遵嘱,回去鹿邑‘素衣会’,求师父传授上乘绝艺。”
杨森与梅采华两人,虽然相聚短暂,但彼此都已留下一段回忆…
两人并未话中道出心底之言,彼此双目凝视-阵,依依而别。
按“仙霞门”中例律,九如此人原是当代掌门,但九如上人发现师弟古竹禅师,雄才大略,睿智过人,堪称-门之主,是以“禅让”掌门人之位,离晋南王屋山鹤尾峰“迦南寺”“仙霞门”总坛,来蜀东巫山长轩岭“玉露寺”作为修禅结庐之处。
杨森随同当今“仙霞门”中最高辈份的九如上人,来巫山长轩岭“玉露寺”…
迎面一条山路,全是青石铺成,沿着山路两旁,都是一棵棵的老松古柏,虬枝盘结,绿荫如云…一股清芳之气,令人心脑俱爽。
这条山路曲折盘旋,有时平阳乍展,有时绝壁高耸,如入山阴道中。
低坡之上,有不少梯田,层层叠叠,如梯如架,也有不少果木园圃…这些都是巫山长轩岭“玉露寺”的香火田。
行约十里,山路尽处,迎面一座白石牌坊,高几十丈,上面刻出“玉露禅林”四个金字。
九如上人带了杨森穿过牌坊,面前现出一座金壁辉煌,翠红相映,巍峨的建筑物,赫然正是宏伟庄严的庙寺…门楣上端,悬着“玉露寺”斗大三个金字。
里面弟子唱诵“阿弥陀佛”前来迎迓主持九如上人回寺。
进入庙门,迎面就是大殿…
杨森小小年纪,却是十分懂事,在大殿佛祖前,膜顶磕了三个头。
这情形看进九如上人眼里,对森儿这孩子又加了几份欢喜。
九如上人走在前面,杨森衔尾跟在后面…绕过两列偏殿,来到主持禅房。
九如上人坐下禅床,杨森垂手侍立一边…老禅师微微一笑,道:
“我‘仙霞门’自至善大师开山以来,每五十年间,必出一位惊天动地,超类拔俗的人物…老衲以星鉴之术看你,你这孩子骨局清奇,眉宇轩朗,此人可能就应在你森儿身上…”
杨森躬身唯唯,不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