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做了道姑。
距离渐渐接近,那年轻道姑亦注意到三人,注目投过一瞥,才擦肩而过。
杨森不期然中,又转过身看去…
擦肩而过的那年轻道姑,也正扭转脸,朝向后面投过一瞥。
杨森心里感到有点奇怪…却又找不出这“奇怪”的原因来。
三人继续向镇郊前端走去…冷艳秋一指前面大道边,道:
“那边红墙绿瓦一座庙寺…”
华瑜一看,嘻地一笑,道:
“冷姊姊,你看错啦…大门上端有‘六和庵’三字,那是一座尼庵!”
杨森接口道:
“‘园林镇’镇郊有这座尼庵,待杨森前去膜顶上香一拜!”
杨森幼龄失怙,尼庵中长大,是以他懂得人事后,就有这样-个心愿…将来踪至任何-地,如果见到尼庵,膜顶上香一拜。
凌虹玉燕华瑜,朝夕相处,跟杨森一起已久,她已知道这件事,就即道:
“冷姊姊,咱们陪森哥去那家‘六和庵’拜拜。”
三人进入“六和庵”这座尼庵占幅不大,大殿上静悄悄的,也没有知客尼出来相迎。
三人就在佛龛供桌前蒲团上,跪地拜了三拜…
站起身时,杨森微微一怔…大殿边上一条通向里端的廊沿处,站了三个彪形大汉。
这三个大汉,带着错综复杂、诧异、讶奇的神情,朝三人看来。
佛家圣地,广结善缘,谁都可以入内上香膜拜…是以这三个大汉,只是直愣愣朝三人看来。
这庄“六和庵”没有知客尼接待,三人膜拜过后,就出来外面。
华瑜想到刚才那回事上,一嘟嘴,道:
“大殿上那三个大男人,看来怪怪的…”
冷艳秋接口道:
“这座‘六和庵’中,怎么没有看到一个尼姑…那三个大汉,看来不像是施主、香客,就像住在这座尼庵里似的…”
杨森原来想要说的,就是这些话,现在华瑜,冷艳秋两人,前后说出这些话,就转了个话题,道:
“瑜妹,冷姑娘,我们不必远离‘园林镇’,还是前往‘竹林寺’吧!”
三人从原路拐回,向‘园林镇’而来…
华瑜一眨眼,道:
“暖,森哥,咱看‘园林镇’东郊那座‘六和庵’有点蹊跷,也有点怪怪的…”
冷艳秋接口道:
“‘六和庵’虽然占幅面积不大,里面怎么没有看到一个尼姑?”
杨森缓缓-点头,道:
“‘六和庵’相距‘竹林寺’不远,‘竹林寺’主持祥空禅师,可能知道这座尼庵的来龙去脉!”
竹山铁剑峰“竹林寺”是鄂西名刹,善男信女的朝山进香圣地。
这座禅林庙产富饶,不但不必外出募化,且有足够的财力修桥铺路,周济百里方圆的贫病灾黎。
“竹林寺”建筑在铁剑峰山麓之上,巍峨矗立,气派雄伟。
出“园林镇”西郊,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直到“竹林寺”拾级而上的石阶。
石阶尽处,有块竖起八丈高琢石横匾,上面摩出“竹林禅林”龙飞凤舞四个金漆大字。
通过这座牌楼,有数十丈方圆-块坡地,走过这块坡地,才是“竹林寺”高大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