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4/5)

兴等在方丈室议事的空闲,文菲又来到白衣殿和妙秋说了会儿话。文菲原本就是一位在家修信的善知士,听妙秋这时谈禅说法,觉得颇有感触。直到小沙弥常明过来叫她,这才起身向妙秋告辞,随众人一起离开了山寺。

文菲掀开车帘转回头看时,只见妙兴、妙法、妙秋一群人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目送着这边。他们身上那长而宽大的灰布僧衣,在遒劲的山风吹拂下飘飘逸逸一如玉树临风。他们背后那株巨大的老山梨,满树繁花的花瓣儿,正随风纷纷扬扬飘然而下…

此情此景,仿如梦一般美好。

这年春上,雪如、翰昌在老樊的辅助下,在周围几个镇子相继搞成了自治的试点。自治村里,临街的墙上全都涂了白灰,街道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两旁还种了树、栽了花。街墙上,张贴尊老爱幼的标语,提倡戒赌戒烟、孝敬父母、讲究卫生;组织青壮年自卫团,举办各种形式的集体和个人演武比赛,强身健体,抵抗和防御土匪侵袭,以及宣传一些民国政府的新政等等,一时间被百姓赞说不已。

正当这时,上司突然一纸调令下来了:调翰昌到东南方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去任职,这实在令雪如和众人感到意外!

后来才知道,北洋政府又换了一任大总统,翰昌的舅父落势,他提携的好些人这次大多都被调到偏远地方了。

大伙儿一听说这个消息,立时就陷入一种离别的怆然情绪之中。翰昌君在山城这些年里,和雪如一起,为山城创办了许多造福百姓的好事,颇算得上一任清官了。眼见百姓拥戴、安居乐业、各样事业正值红火热闹之时,翰昌却要离开众人了,怎不让人沮丧失落?

翰昌自己倒是挺想得开的,说那地方虽说离家远了点儿,可是距离武昌的位置很近,田地富庶,交通也还算便利,更是各派政治力量活动频繁的地段。因此倒也容易接触和见识到高层次人物,更能了解一些民国政府的内幕和动静。

几位至友聚在一起为翰昌开了饯别宴会,众人从正午一直喝到月上西楼。谈到人生和社会诸多问题时,皆感叹世事的多舛难料。纵观目下中国,竟是这么一番景象!漫说国家、民族的命运终将怎样了,其实,就连自个儿的命运,谁又能把握得了呢?

翰昌说:“雪如,临行前,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你的几个军政界的朋友,对我们山城的许多事情,的确帮了很大的忙。这些年,有老樊的部队驻守这里,山里的那些土匪也没大敢进城骚扰过。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这些大小军阀的防守,没有谁的防守是铁板一块的。特别是咱山城这地方,形势更是复杂,哪一路神仙不是两眼紧盯着这块‘兵家宝地’的?

“这两年,你和樊大哥的来往明显是多了一些,在外人眼里,关系早已是非同寻常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如果樊大哥一旦失利,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处境。所以,倒不如我们一同走得了!毕竟兄弟之间能相互照应,我做事心里也就踏实多了。”

雪如道:“翰昌兄,这几年,咱们弟兄在一起做事,实在是酣畅快意。只是,我眼下在山城还有几样没有了结的事儿。等办完这几样事情,我立即就去南方找你。我想,最长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日子吧!”

翰昌点点头:“好!那就这样定下了!你的官职,我在那边替你谋划着。一有机会,我立马通知你。”

这两年,樊将军因和雪如的情谊深厚,自然而然地和翰昌也成了好朋友。听说翰昌要走的消息后,他专意从外面赶回山城,也为翰昌举办了一场大型的送别宴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