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一看上去,即知道是一个极有城府的厉害角色。
“噢!里面太黑了,点灯!点灯!”
陆同知也附和道:“叫他们掌灯!”
外面有人回应,随即抬进来一只高脚架灯,顿时屋子里光华大盛。
汪大人挥挥手,连先时两个打灯笼的人也打发出去。房子里便只有他和陆同知以及对方三个女人。
汪大人一面看着陆同知递来的一张手本,一面对潘夫人母女频频打量。
“对不起,衙中事忙,到现在才抽出空来看望你们,嘿嘿…你就是潘夫人——郭氏?”
“是…”潘夫人看看他点了一下头,指了一下女儿:“这是小女潘洁…”
洁姑娘福了一福:“参见二位大人!”
“起来,起来,坐下…坐下…”汪知州抬起手来摸着下巴颏上的短须:“吃过饭了吧?”
潘夫人说:“吃过了。”
“路上可太平?”
“嗯…不太好…”潘夫人微微苦笑:“不过…总算过去了!”
“噢…”汪知州轻轻一咳:“你们的事,我多少听说了一些,这是要上哪里去?”
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忽然有此一问,三个女人一时都为之一愣。
“是去太原!”潘夫人直话直说:“太原洪家!”
“哪一个洪家?”
“洪巡抚,洪大人府上。”
“原来是洪大人府上!”
一面说,汪知州情不自禁“赫赫”有声地笑了。一只手习惯地摸着下巴上的胡子,两只眼睛只是在她们母女身上打转。
“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洪大人府上么?”
潘夫人定了一定:“先夫潘照,与洪大人是同科进士,结有金兰之好,小女与他家公子自幼有文定之约,所以特来投奔!”
“原来如此。”
说着,这位汪知州又“赫赫”有声地笑了。
“若是如此,嫂夫人你就大可不必了!”
“汪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潘夫人大惑不解。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汪知州鼻子里哼了一声:“你也曾是朝廷命妇,怎么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潘侍郎目无君上,廷杖而死,就是不死,如今也已削为庶民,洪大人如今位居高官,你们两家门不当户又不对,岂能高攀?”
几句话直说得潘家母女透体发凉。
“说的也是…”潘夫人哈哈笑道:“这几句话不知是洪大人亲口所说,还是汪大人自己的意思,倒要请你说个明白!”
“哼!”汪昭脸色一沉:“这又有什么分别?”
“分别很大!”潘夫人脸色铁青道:“若是洪大人亲口所说,我们母女便只当眼睛瞎了,立时回头就走,若是汪大人你说的,情形可就大不相同…事有不同,总要分辨清楚才是。”
“倒也有理!”汪昭转向侧座的陆同知呲牙一笑:“抚台大人的手谕,可在身上?”
陆同知应了一声:“在!”双手呈上。
汪昭接过来,转向潘夫人道:“我这里奉有抚台大人的手令,不许你们到太原胡闹生事,大人更有交代,对你母女沿途拒捕,打杀官差各节,着令本官秉公处理,严查究办,不得徇私宽容!”
“这…是洪大人说的?”
“谁还骗你?”汪昭嘿嘿一笑:“得!拿过去你自己看看,也就死了这条心吧!”
抖颤颤接过信来,潘夫人匆匆过目一遍,一时冷汗涔涔,苦笑了一下,转向女儿道:
“你也瞧瞧吧!”
潘洁伸手接过来,看了一遍,低头不语。
汪昭“嘿嘿”笑道:“怎么样,明白了吧!”
“明白了…”潘夫人微微颤抖道:“我认得他的字,是他亲手写的…我们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