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移花宫”其“移花接玉神功”类似慕容世家的“以彼之道,还彼之身”无论对方发出怎么样的历劲,他都能承接而且转发出去,反击对方。
铁吾大师的人斜飘而起,但在半空之中,又是一合什,两道刀锋般的厉风,自两掌沿卷出、汇集、力撞了出去,方歌吟忽然也一台什,两掌沿也陡起急风,反撞同去。
原来铁吾大师擅长的是“佛心功”每一合什,心念意劲合一,内力宜发,方歌吟自宋雪宜处也学得此技,所以也在此时用了出来。
两道内劲一撞,胜负立分。
方歌吟当不如铁吾大师对“佛心功”运用精确自如,一撞之下,退了三步,由于他背向大殿,几乎被下阶的阶石绊倒。
铁吾大师则内力不如方歌吟,被震退三步,血气翻腾,但他更惊怒的是,这青年居然也会使“佛心功”
两人虽是俱退三步,不过一个是拿手绝技,一个是依样效法,居然拼个旗鼓相当,胜败可知。
铁吾大师忽然低头又一个合什。
方歌吟吓了一跳,忙拍出“大手印”以抵挡他的功力。
但就在铁吾大师一低头间,脖子上的念珠,突然都射了出去。
在武林中有种背弩,常在一低头躬背时发出去,可谓防不胜防,但跟铁吾大师头上念珠的劲道,准确与数量一比,背弩简直像小孩子的玩意。
方歌吟情知闪不开去,他一面疾退,一面拔剑。
念珠还是追上了他时,他的金虹剑已扬了开来。
“漫天风雪”是方歌吟较少用的剑招,一施展开来,如雪花千片,每一剑,刺中一颗念珠。
念珠都穿在方歌吟金虹剑上“大手印”也格住了“佛心功”到了最后一颗念珠射来时,方歌吟猛一屈剑“啪”地射打在念珠上。
那念珠“啸”地一声反射回去,比飞来的速度至少快了三倍。
铁吾大师要避已迟“嗤”地一声,念珠打入他胸协,铁吾正想发出第四次“佛心功”但觉胸臆一麻,全身几无法发力。
铁吾斑得肋间疼痛异常,呻吟一声,蹲了下去乃伸手一摸,竟一手是血。
他不禁骇然叫道:“血,血…”铜人和尚见了也骇道:“血,血…”铜铃和尚却大叫道:“不得了,铁吾师兄受伤,有人闯少林…”
只听满山寺中“空空”;撞钟急鸣,人影飘忽,吆喝之声不住传来,雪地上已出现了十几条移动快速的人影。
这些人经雪光一照,都是光头和尚,身手快捷,显然都是好手。
方歌吟正想分辨,钟声大作,喝声大起,那容细说,方歌吟想往寺门前闯,只见门口掠入了一个灰衣僧人,凛然挡在门前,俨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
方歌吟不敢硬闯,忙回头向内殿奔去,只见寺内建筑幢幢,飞檐层层,到处佛意深沉,香烟缭绕,转得几个转,只见一处,只见几间小庵,几株小树:但古意清凉,寒气顿消,忽然前面碑牌处闪出一灰衣僧人,双目炯炯,大步一拦,双手在鼻梁上一合什,方歌吟正是惊弓之鸟,不由往后一跳,那僧人沉声道:“贫道铁树,檀越私闯少林,又擅入此“初祖庵”请檀越暂且留下,好向大师兄交代。”
方歌吟一听“初祖庵”若实吃了一惊。
初祖庵为李明仲所建,梁梁、斗拱、石刻都极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此处为通往“面壁石”之要道。
“面壁石”是达摩渡海东南来,登陆广州,梁武帝曾迎至金陵,唯达摩释佛教教义,以静见性,不文字,为梁武帝所不能解,苹身渡江,于嵩山创立少林寺,为禅宗之始。“面壁台”就是达摩在少林静修九年,面壁时留痕于壁上,不但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更是武林中传说纷异少林武功绝学的发祥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