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风声雨声读书声(2/3)

这段时日一直给人沉印象的年轻藩王,轻声笑:“哪怕你是离的谍,就凭你的相貌,北凉也愿意着鼻收下你了。”

在广陵上被誉为曹长卿之后“郁氏又得意”的年轻人转过,笑:“是啊。”

黄裳言又止。

徐凤年望着那个与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背影,从胡魁手中要过那柄刀,没有鞘,只是屈指轻弹刀鞘,笑问:“你叫郁鸾刀?”

徐凤年说:“从今往后,北凉武人只要是披甲佩刀,一律不得书院半步,你们读书人,放心去学问。我不奢望北凉境内的文人武人,明天就可以相敬如宾洽相,但最不济也得井不犯河,各司其职。但是丑话说在前,读书人沽名钓誉,借此搏取名望清誉,我徐凤年可以睁一只闭一只,但要是敢以三寸和手中笔政扰民,肯定是要掉好几层的。到时候别说你黄裳骂我言,就算你跟我拼命,我翻脸无情还是轻的,杀了你黄裳都半都会不手。”

幽州大,可青鹿山麓上的这座书院,称得上是幽州仅剩的一块净土,已经有将近百位士书生此安心求学,低则埋首典籍,聚首则切磋学问,中不足的恐怕就只有暂领书院领袖的两位先生,要他们每月都得拿一篇有急功近利嫌疑的事功文章,字数多多益善,比如北凉盐铁应当如何,如何应对朝廷的漕运约束,如何治党争桎梏,如何解决胥吏之祸,如何界定名相权相,甚至还有如何制衡相权,等等,许多题目无疑都是学问之人的雷池禁地,可还是有士实在抵不过每篇当月夺魁文章可得白银一百两到五百两不等的大诱惑。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且不说黄金屋,后两者难不都需要真金白银?先贤不过是把话说得蓄了而已,其中的理再实在不过了。青鹿书院虽然还只是个,一座书院最重要的气神更是空落落的,但黄裳在登山之后,心情显然大好,也顾不上对北凉王摆什么脸,捻须笑,满怀欣,朝廷虽说不禁名士清谈,但北凉更是连大逆不的言辞都可以不加理睬,甚至反过来助长气焰,在老言官黄裳看来,这才是读书真正的土壤所在,心有所想,便可以有所言,付诸于笔端,从而留在青史,任由后世评,这就是天下读书人真正的大幸事。

黄裳站在书院门,没有急于跨过门槛,仰看着那块北凉王徐凤年亲手书写的匾额,驻足不前,一下泪盈眶,嘴颤抖,问:“当真能容下我辈书生有一天像黄裳昨天那般,痛痛快快骂你徐凤年,骂北凉?”

徐凤年:“骂人无妨,只要你们读书人能够独善其就够了,要是还能想着真心实意去兼济天下,更好。如果有一天,哪个北凉擅权的武夫敢拿刀杀你们,只要理在你们心里嘴里,不在他们手上刀上,我就护着你们。”

黄裳接连说了几个好字,大袖飘摇,与王大祭酒一同大踏步走青鹿书院,走一段路程后,猛然间发现那个年轻的徐家人并未跟上,而是站在原地,黄裳转过,一脸疑惑。

郁鸾刀一脸哀怨“我又不是待字闺中的

黄裳叹了气,不再持。

早早上了北凉贼船的王祭酒在黄裳边轻声笑:“黄老,你哪来那么多迂腐酸气,要不得啊。书生穷不怕,可文人一酸,写来的东西可就要比酸菜还不值钱喽。”

郁鸾刀想要跟着走书院,凉州刺史胡魁悄悄拉住这名从豪阀门第里走的年轻大材,轻轻摇。不曾想郁鸾刀摘下家传名刀“大鸾”,给胡魁,然后微笑:“我就是无聊了想去瞅瞅,我读书读了二十几年,读得够多了,以后就是战死沙场的命,照北凉王的说法,这辈多半都没机会再踏足这儿半步,还不得趁着没披甲又没佩刀,多看几书院?风声雨声,什么都不耽误听见,蹄声厮杀声更是能听到耳朵起茧,可从小就熟悉的书院读书声,以后真没机会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