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五章新狼烟旧余晖(2/3)

徐凤年笑:“民智渐开,好坏参半,否则教先祖也不会提绝圣弃智,世风日下这个说法,以后会越来越被提及。北凉读书人已经算少的了,可还不是一样在官场上百般机巧,你要是在豪阀门第盘错的江南那边,才真正施展不开。在这里,毕竟还有武官压制,文官抬的时日毕竟短浅。”

嘉禾仓外戒备森严,徐凤年也没有自曝份,只是请一名年轻都尉帮忙传话,就说幽州胭脂郡璧山县主薄,是刺史大人的旧识。这段时日一直在嘉禾仓旧址上风餐宿的徐北枳很快赶来,倒是比徐凤年这个羁旅之人更加风尘仆仆,北凉历史上最年轻的的刺史大人看着疲惫不堪,但整个人的神气不错,见着徐凤年之后也没有如何惊讶,默默与其并肩而行,这让那个都尉吓了一。嘉禾仓大兴土木,火朝天,徐北枳被视为陵州天字号败家,提起袖抹了抹灰扑扑的脸庞,边走边说:“嘉禾仓是八百年前的大秦第二仓,仅比洛仓逊一筹,说是粮仓,其实已经无异于一座攻守兼备的城池,仓城东西长一里半,南北宽两里,粮仓三百余座,粮窖不下五十,不过这还不算,翻新之时,可以清晰看到古砖刻字所述的粮来源、窖年月以及授领栗官的职务姓名,大秦王朝各个年号一个没落,一切都有迹可循,我原本以为崇古贬今是恶习,到了嘉禾仓后,才知有些事情,古人的是要更好。”

徐北枳叹了气,沉声说:“嘉禾仓只要建成,再有今年三州秋收作为粮源,足可支撑边境战事两年所需粮草,不过前提是各地郡县不层层过手克扣,民间义仓缩回爪也不搀和,否则别说两年,半年都是奢望。时不待我,其实若是可以徐徐图之,我甚至大可以让地方豪横粮商去别别州价购粮填凉,这不算什么,一旦战事开启,莫说黄金白银,就是土地也比不得现成的粮来得值钱。只不过北凉境内二十年安稳,倒成了他们可以鼠目寸光的底气,

徐凤年无动于衷,之后在陵州城外一座叫嘉禾仓的旧址见到刺史徐北枳,此仓曾是古代天下首屈一指的大粮仓,规模不输现如今王朝内分别位于太安城和广陵上的两大皇家粮仓,北敬俸南甘,两者并称于世。只是嘉禾仓历经数朝都不曾启用,荒废殆尽,空有一副大架。经略使大人李功德兼任陵州刺史之时,倒是想过修葺此仓,可惜无人响应,孤掌难鸣,只能作罢。一来修缮嘉禾仓需要一笔额银,二来调粮仓更是需要大魄力,再者粮了官仓,官府就等于摊上了一个大肋,等于每天都要耗费银养粮,寻常粮仓还可以接着新粮换旧粮赚取见不得光的夜草横财,可一旦嘉禾仓恢复使用,那注定是连年轻藩王都得盯着的一块军机重地,谁敢在这个地方动手脚,那不是嫌命长是什么?新任刺史徐北枳就是在这背景下一意孤行,不惜透支陵州赋税,决意翻建嘉禾仓,在官场油看来,好话说刺史大人是一劳永逸,坏话讲则是好骛远,陵州官场那些老狐狸不敢明着袖手旁观,但暗地里下了不少小绊,万一嘉禾仓真给那愣青折腾起来,可就要断人财路无数,一座嘉禾大仓,不但可以收纳整个陵州的赋税用以支官员俸禄以及当地军饷,而且同时能够节度粮价备荒赈恤,这让那些民间豪横的私人义仓借着隔三岔五的天灾**,从中获取暴利?官府从上到下,从品官到胥吏再到杂役,都默契地工不力,而且时常生一些阻碍工程度的是非,被嘲笑为粮州刺史的徐大人也没有为此雷霆大怒,更没有杀儆猴,只是跟陵州将军借用了两千甲士,再跟手上可以掌控的黄楠郡龙晴郡两郡长官索要了三千徭役壮丁,几乎完全撇开了陵州正统官场,同时派遣陵州别驾宋岩整饬陵州境内大小官仓,一经发现有不法之举,倒也不会大动戈,至多就是挪掉官帽,换上底细净的外来士坐上那个位置,大抵上陵州官场并未遭受不可承受的动,但是一小撮心通透的大人,也终于后知后觉,开始经常前往那座冷清许多的经略使府邸

一个!虽说比不得神湖边上的快雪山庄那样清贵,更比不上徽山大雪坪那座缺月楼在上,可鱼龙帮什么江湖人都敢收,任你是江洋大盗还是绿林草寇,只要有本事,都能在鱼龙帮捞上油位置,所以这个帮派是了名的人多势众,谁都不放在里,几个北凉以外的帮派,只要招惹上鱼龙帮,就算隔着一个州,鱼龙帮也敢一两百号人打着走镖旗号,抄家伙一路冲杀过去。嘿,当地官府还都不敢放一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