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零四章南北共分天xia(2/4)

有位外地小娘羞赧问:“老伯,那你们北凉王当真有外界传闻的那么风倜傥吗?”

“那么你们北凉王当年曾经在武当山习武,也是真的?”

上山烧香,往常不论是相对富饶的陵州百姓还是蓟河两州的香客,都由风景最为旖旎也是路途最好走的南神登山,徐凤年拣选了北神上山,不曾想他仍是小看了佛之争的大号召力,除去那七八百号江湖人,北凉三州的有钱人大多都乘车骑而至,甚至连淮南和江南都来了不少人,烧香观战两不误。武当北神的山路本就不宽,更不凑巧的是今天从清晨时分就下起了淅沥小雨,雨天气不至于阻路,可路泥泞就让人遭罪了,加上前行之人的不断踩踏,小二十里崎岖山路,比走上五十里官驿路还要累人。

名正言顺,否则由于武当掌教李玉斧并不在山上,与佛家行辩论的教中人,是个连许多北凉人都没听过名字的士,是宋知命的弟,传闻此人才刚刚在小峰筑观修行,武当八十一峰,不是峰峰都有观,绝大多数山峰都是养在闺人未识”,武当山如今总计开峰不过十二座山,其中大小莲峰最为著名,号称天下内功的玉峰也名气不小,由此可见,那个叫韩桂的开峰士能够被视为足以独当一面,想来应该还是有些行的,加上青山观从清凉山资筑造到后来的北凉王赠送珍藏典籍,小峰的地位也自然而然涨船。武当山作为跟龙虎山分居南北遥遥斗法数百年的教祖之一,最辈分的那几个神仙,王重楼最早仙逝,修为通玄的洪洗象不知为何要自行兵解转世,剑痴王小屏拦路王仙芝,壮烈战死于广陵江畔,活了两个甲还要多的宋知命也死了,如今就只剩下掌律真人陈繇,以及那个自嘲“修不得仙,只好修力”的俞兴瑞,后者也是当年慧识珠把李玉斧从东海带上武当的人。与李玉斧和韩桂一辈的武当人,大概有二十余人,接下来的清宁灵贞四代士,就多了,尤其是灵字辈和贞字辈,不同于龙虎山的江河日下,沉寂百年的武当山香火愈发鼎盛,贞字辈士如今多达六百多人,这还是武当山不愿滥收弟的前提下。

“当然,老儿我亲问过两位熟悉多年的清字辈真人,千真万确。都说咱们王爷很早以前就与洪掌教相莫逆,在山上一人练武一人修,相互砥砺,那关系真是一等一的好。”

“这岂能有假?!大将军和王妃的儿,相貌自是没的说!哈哈,这位小姑娘,你也不用羞,咱们北凉这地儿想要嫁给王爷的女,茫茫多啊。”

年轻女满脸通红。

老人这一开,许多对武当山心怀好奇的外地人就有了兴致,其中有人询问老人是否见过武当掌教李玉斧,老人哈哈大笑:“见过,怎么没有见过,不但李掌教,从那位一指断江的王老掌教再到骑鹤下江南的洪掌教,我这老儿都见过,尤其是洪掌教,当年还给我解过签呢。这可不是我夸海,其实呐,见过这几位的香客多了去,你们今日上山,一样有可能碰到陈真人或是俞真人替你们解签,可惜听说李掌教下山远游去了。”

徐凤年转报以无奈一笑。

徐凤年喝了一茶,轻轻望向远方。就像小峰韩桂所在的观,青山观,观青山,一个人何地,心境也会不同。在沙场,尸骨累累,容不得你不悲怆。而若是在山

老人说到这里,伸手指了指正坐在不远喝茶的徐凤年,跟那位小娘打趣笑:“瞅瞅,咱们王爷包与这位公一般俊。”

徐凤年这次到武当山没有扈从跟随,为了赶时间,甚至都没有骑,而是拣选僻静路径一路如鸟飞掠,所以显得犹未风尘仆仆,穿青衫,左右腰间悬挂了两柄刀,一把是从江斧丁手上“夺人所”的过河卒,一柄普通的制式凉刀。晌午时分,徐凤年在北神上的一栋简陋酒楼略作歇脚,酒楼名字也有意思,叫“过村店”,大概是提醒远而来的香客们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吧。酒楼内早已人满为患,尽是希冀着赶早上山尽快登上武当主峰的游客,徐凤年只能跟十多人一起坐在屋檐下的小竹凳躲雨,想要吃饭喝酒就得乖乖排队候着,徐凤年要了一壶茶,茶打着武当“茶”的旗号,掌大小的一壶茶就敢狮大开,要价二十五文钱!徐凤年一手拿壶一手拿杯,没几就喝光了,再跟酒楼伙计添,又得掏五文钱。显然不光是徐凤年觉得给宰得不轻,边那些香客也颇多埋怨,几个年纪轻脾气大的甚至对武当都起了恶,说那一叶知秋,山下如此,山上的武当士想来也是这般满铜臭市侩。听他们音,都是外乡人,一些个经常去山上烧香的北凉本地香客都皱起了眉,有位老人笑着好言劝说了几句,说到了山上烧香连那香火香烛都是武当赠送的,不收香客一文钱,当然之后愿意给多少香火钱,几文也好,几两也罢,无非是量力而行。老人还说他自年少起每年都要来此烧香三四次,还真没碰到一个主动要他掏钱的武当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