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六十三章大江南大江北(2/3)

看到徐凤年转望过来,徐北枳咧嘴笑:“最后那几句自然是我说的,王林泉就算了几百斤绿蚁酒,肯定也不敢这么袒心声。”

徐凤年开怀大笑,双手环并不握缰绳,随着背颠簸起伏,神情颇为自得。

徐凤年无奈:“我知因为漕运的事情,你对我也有怨气,但是差不多就行了啊,真当我是泥的菩萨不会生气?”

徐凤年轻轻叹息一声,于情于理,都该如此。

陈锡亮陷沉默。

徐凤年笑过之后,转打趣:“锡亮,知你无所谓官大官小,可是这次守住青苍守住州,不说你居功至伟,最不济‘功不可没’是跑不掉的,你如果执意不升官,你让本该兴兴升官加爵的同僚们如何自?你自在了,可他们就要浑不自在了啊。”

徐北枳冷哼:“我把丑话说前,齐龙是齐龙,朝廷是朝廷,自张鹿的死开始,庙堂上就已经现了一条不可弥补的裂,君臣相宜的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还。赵家天把温太乙和忠贤一文一武放到中原腹地的靖安,加上坐镇青州襄樊的赵珣,这三个人凑一堆能安什么好心?我是不知当时京城小朝会是怎么个气氛,也不知龙这位本朝首辅和桓温这个次辅当时有无提异议,但既然温都已京赴任,到时候漕运磕磕碰碰,天皇帝远,随便找个由应付朝廷有何难?齐龙是中书令,不是尚书!桓温在门下省,更是不在吏当尚书!”

陈锡亮气,默不作声,神恍惚,似乎在憧憬着那一天的到来。

徐北枳转移话题,幸灾乐祸:“咱们北凉的那位财神爷,号称在短短两年内便走遍了凉两州每一寸土地,更兼着新城副监的份,这次突然偶染风寒在家养病,王爷你就没去问?”

陈锡亮也微笑附和:“是有几分勤俭持家的架势了。”

徐凤年看似随意说:“刺史杨光斗自己心知肚明,他不会在州待太久的,我也不忍心让这个老人在外,陪着你们这些正值当打之年的年轻官员风餐宿,到时候若是凉莽战事结束,边关大定了,州注定会‘改朝换代’,凉士嗷嗷待哺不去说,三州北凉本土官员也要馋,未来州将是连通离和西域商贸渠的必经之地,更是一中转重地,现在州的官吏不值钱,但以后说不定比外江南的陵州还要富饶。杨刺史拍拍一走,回到凉州当个副经略使什么的,养老了,届时你们这拨州官场‘老人’,还有那二三十万民,群龙无首,你就不担心?”

徐北枳突然笑眯眯拆台:“王爷,你这大饼画得可是不一颗铜板啊,比起以往的大手大脚,现在会当家多了。”

徐凤年一阵大。

徐北枳漫不经心:“行了行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说法,在家务事里是说不通的,于是我就自作主张去王府…王爷你未来老丈人的那个王府,找他王林泉好好喝了次酒,怨气嘛,肯定有,他们王家说起来比陆家要更早凉,前半辈鞍前后给大将军小卒,后半辈又在青州积攒下那么大一份家业,徐家一招手,整个王家就带着一箱箱一车车黄金白银北凉了,而且王家一没跟清凉山要官帽,二没跟清凉山要开后门,的都是最辛苦的生意,图什么,还不是想着他女儿,能够得个正字,而不是侧?”

以后有一天,不到三十万人的州,人人都是北凉籍的百姓,本不用拿命去搏取一个别州版籍?”

很多次就连州刺史杨光斗都笑称整个州,只有陈锡亮这个落脚没几年的外来,比州人还要以州人自居。

陈锡亮摇:“从刺史府邸和龙象军再到三镇将士,王爷该如何赏赐军功就怎么赏,不用我,州官场不比凉州陵州,没有王爷想象中那么多弯弯曲曲。”

徐北枳继续笑:“王林泉喝多了后,也说漏嘴了,即便初冬那闺女没有正王妃的命,但只要那个姓陆的女也是侧王妃,两人都是没有低分别的侧王妃,也一样不算委屈了初冬。现在这算怎么回事?王林泉的言下之意嘛,陆家那帮不成材的家伙,从恃才傲的陆东疆到恃而骄的陆家弟,有几个是诚心诚意为徐家考虑境的好东西?不就是多读了些书,结果一个个尾翘到天上去,恨不得个个占据北凉官场要津才罢休,才对得起他们的清贵份,一帮不知天地厚的玩意儿!”

徐凤年捂着心,故作痛苦状“哎呀,在太安城接连大战,内伤极重,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