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六章两人扶龙(2/3)

一场突如其来的会晤,言笑晏晏,相谈甚,无论是凉州刺史官邸的老面孔,还是那十来张姓6的新面孔,看到始终笑容温和的年轻藩王后,都松了气。如果说太安城是赵家天脚下,那么凉州则是当之无愧的徐家门,凉州刺史曾经空悬多年,凉州别驾其实就等于是刺史,而凉州将军向来是由北凉都护兼任,田培芳由幽州刺史升任凉州刺史后也没有任何改动,推崇无为而治,6东疆一改先前,一气推十数位6氏弟,加上沉寂多年的石符任凉州将军,亦是动静不小,凉州军政两位一把手的翻云覆雨,如何能够让耳目灵光的凉州官员继续老神在在?好在王爷今日一席谈话后,对新人旧人两拨刺史府邸官员都肯定的意思,姓嘉奖了七八人,对新人寄予厚望,对旧人持有欣赏态度,对于剑弩张的双方都没有只有枣,也没有厚此薄彼,这让刺史府老人尤为激涕零,他们是真的担心6东疆当家主后,十来号6家人还不够,非要把他们都撵去坐冷板凳才罢休,一旦连王爷都对此默认的话,那就真是连神仙也挽救不了他们的仕途了。

当徐凤年的现在刺史官邸大门外,胥吏吓得一个个,赶忙打开中门迎接大驾光临的北凉王,徐凤年快步走,没多久就看到二三十号刺史府大小官吏拥簇着那位穿紫袍的6东疆,徐凤年一笑置之,离刺史律是正三品官员,官补也就应该是绣孔雀,而北凉的凉州刺史历来比幽州陵州半品,即是从二品大员,这在离朝廷吏那边很早就是报备存档的,挑不病,但是北凉历任凉州刺史都没有谁胆敢正大光明穿上绣二品锦的官服,一二紫三四绯之后皆青绿,这是离官场的规矩,所以紫袍官服和大红官袍之间有着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太安城,以尚书省为例,六尚书是正二品,当之无愧的紫袍公卿,但是六当中绝大多数左右侍郎都是三品,依旧不得穿紫服,永徽年间,之前唯有吏兵两的左侍郎为从二品,在祥符以后,不但这两的右侍郎也提升为从二品,就连礼左侍郎也在今年擢升为从二品,而且成为离定例。6东疆可以算是北凉第一位穿上紫袍官服的刺史大人,这在离版图内也是屈指可数的品刺史,如果徐凤年没有记错,当今天下,应该只有北凉凉州靖安青州和南疆唐州以及京畿南边缘越州的一把手是从二品,所以说6东疆是仅在一正一副经略使之下的北凉文官第三号人,是说得过去的。

不知为何,今天亲见到了这位王爷,对6家有怒气,导致对清凉山也颇有腹诽的刺史府老一辈官员,肚里那愤懑一下就烟消云散。

大概是那个年轻王爷坐在椅上谈笑风生的模样,太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了。

徐凤年离开衙厅后,轻车简从去往那座凉州刺史府邸。坐在车厢内,徐凤年手指下意识抚摸腰间悬挂的那枚龙衔尾玉佩,宋明为何放弃唾手可得的经略使位置,并不奇怪,比宋明晚到北凉的白煜,如今在清凉山位卑而权重,这位白莲先生在官面上的份并不显赫,但是他边已经聚拢有一拨志同合的年轻俊彦,白煜只差一个名分而已,一旦宋明腾副经略使的座椅,白煜毋庸置疑就要坐下,显然在宋中,副经略使的位置就像一座险要关隘,绝对不能让给虎视眈眈的白煜,否则名正言顺的后者就会在北凉官场真正崛起,宋明决意要在副经略使的座椅上再坐两三年,到时候只要凉莽大战落幕,北凉文武官员论功行赏,一个官不够分量的白煜,一步慢步步慢,将来就很难成为他的心腹大患了。徐凤年会心一笑,宋明的这份私心思,他没有揭破的打算,其实这是好事,这意味着宋明已经有了在北凉扎的迹象,至于会不会亏待白煜,徐凤年顾不上,话说回来,如果宋明真能挑起白煜的争胜心,才是北凉天大的好事。



二任经略使。宋明没有答应,只说北凉目前仍需要李功德这位老成持重且声望足够的本土官员担任经略使,否则如今凉陵幽四州的刺史都换成了外乡人士,如果他宋明一旦升任经略使,可谓雪上加霜,难免会让北凉本地士心生怨望。徐凤年也没有求,只说让宋明再考虑考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