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七章敬酒一百万杯(2/3)

如果说这些是北凉远虑,那么北凉的近忧就是北莽庙堂的趋于稳定,董卓竟然保住了南院大王的位置,虽说徐凤年等于是掐死了董卓在北莽一手遮天的苗,但这无异于让无路可退的董卓,真正放开手脚在下一场凉莽大战中不惜选择狗急墙,如果说第一场大战中董卓还有各小心思小手脚,那么下一次战场上遇到,董卓极有可能会豁去,必要的时候,连他那支董家私军都可以死绝。

谢西陲已经远去,徐凤年没有城巡视,甚至连白义从也没有随行,独自走在位渐涨的河边,靴踩在绿意郁郁的松草地上,声响细碎。徐凤年坐在岸边,望向河,怔怔神。

说到底,还是离可用之人太多,可用之兵更多。

徐凤年一笑置之。突然想到离朝局,徐凤年的心情有些凝重,西楚已经没有死灰复燃的本钱,如此一来,张鹿元本溪谋划的“内院之事”就算拉下帷幕,宋明和白煜都认为接下来离朝廷除了让吴重轩重返太安城,先前主持东线战事的宋笠会和吴重轩的某位麾下大将共同上位,成为广陵军界的两大新山,蓟州将军袁山未必能够回到边境,而是留在靖安附近的广陵江北岸,那一万雁堡私军骑用以震慑燕敕王赵炳的南疆大军,而兵侍郎许拱多半要领军蓟州,帮助经略使韩林掣肘节度使蔡楠,也在某程度上监视北凉铁骑,只不过许拱之后的官衔比较有嚼,是继续以兵侍郎的份巡边,还是直接担任副节度使兼任蓟州将军?但是真正值得北凉关注的动向,还是南征主帅卢升象的去留,对此清凉山和北凉都护府现分歧意见,前者信卢升象会在离朝廷沉寂一段时日,后者以为卢升象将会掌握朝廷目前所有的野战兵力,向北推,最终驻扎在蓟州和两辽之间的稍稍靠后地带,兵力将会达到八-九万,与蔡楠许拱和顾剑棠赵睢形成三连成一线的北边大防线,以此来迫北莽下定决心去打第二场凉莽大战。只要形成这个微妙局面,有许拱卢升象两员大将联袂驻北方边境,且不说顾剑棠的谋划,就说蓟州副将韩芳那枚暗棋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

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到这个中原形势的人,其实只有两人,蜀王陈芝豹,燕敕王赵炳,现在就看这两人愿意不愿意老老实实返回藩王辖境,或者说离开广陵的度如何,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人磨磨蹭蹭,那么卢升象就无法从广陵而退,毕竟一个吴重轩麾下大将再加上一个宋笠,安定战后的广陵就已经颇为吃力,而且双方之间绝对不可能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卢升象这位官阶够秋名将居中调度,一旦形势有变,朝廷无法放心。

这恐怕也是谢西陲和寇江淮截然不同的地方,后者面对生死远不如面对荣辱那么刻,谢西陲会意志消沉,寇江淮却会郁奋。

谢西陲已经恢复平静,:“谢过王爷。”

徐凤年下意识边一野草,掸掉泥土,放在嘴里咀嚼,土腥气过后,是丝丝缕缕的甘甜。在黄龙士无声无息死在东南某地后,呵呵姑娘回到北凉说了

凉州关外有褚禄山的北凉都护府,有李功德领衔的一大批新城监造文官,所有人都知什么,而且都还得不错,这就让徐凤年这个名义上的北凉铁骑共主略显累赘,尤其是战事未起之时,其实徐凤年的存在更像一杆旗帜,屹立在西北边关上,向离朝廷和北莽大军宣告北凉四州版图的不可轻侮。

人越是年长,越是经事,反而就会对老杜的质朴诗文更为‘心’,‘不知闭时,招得几人魂’,‘夜经战场,明月照白骨’,真是平铺直叙得一塌糊涂,哪来的茫茫才气可言?可如今读来,真是,真是…”

谢西陲已是泣不成声,抬起手臂使劲脸颊。

徐凤年望向那座尘土飞扬的拒北城,说:“谢将军,从拒北城到清河,再到怀关柳芽茯苓两镇一线,你都可以去,我会安排人随行,若是想要看凉州关外的左右两支骑军也不碍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