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七九回灵蜀山剑侠传不昧再世修(2/7)

阿福夫妻依言起立,请芬陀大师落座,敬问究竟。芬陀大师先将井囡前生姓名以及借回生之事说了一遍。末后又:"她前生原是贫尼弟,只因她所学尽是禅门斩诛邪的上乘功夫,加以前生俗缘未尽,未成便嫁了人。虽然当时原奉有贫尼之命,为了宿因,特令带发修行,所嫁又是方今有名的剑仙。到底还是贫尼看心不基未固,知须再转一劫,方有此举。后来在开元寺为异派妖邪所伤,兵解坐化。贫尼正在南海讲经,她又应有此劫,不便分往救。于是托了她夫妻好友神尼优昙,带了她的真灵,来此借回生,收去她原有的法宝剑,使其从起,重立基。优昙友原代我与她订下七年之约。她虽居俗家,但是灵元未昧,前生因果,全都了了,每日盼我前来接引,好容易才满了这七年期限。偏巧我又因降,来迟数日。她见贫尼逾期未至,以为优昙友打了诳语,心中忧急,并非甚么真病。贫尼一开导她,便无事了。"

等阿福喝住众儿女,问明井囡是要门外敲木鱼宣佛号的恩师时,阿珍和他长已将那敲木鱼人请。一看来人,也是一个中年尼姑,生得相清癯,面如白玉,半开半闭,时闪光。右手一个小木鱼,左手一副念珠,布衲芒鞋,甚是整洁。

不想恩师今日才到,真想煞弟了。"尼姑喝:"怎的当众妄言?我来自有置,还不起去。"阿福见尼姑喝问,还恐惊吓了女,又不好拦阻,正在为难。谁知井囡竟听话非常,叩了一个,忙即起立,喜容满面,恭侍侧。尼姑朝众人看了一看,说:"适才小姑娘病状,已听说起,外人不知病源,怎能医得?这里虽无外人,人多终是不便,大家请先去,只留贤夫妇在此足矣。"阿福夫妻闻言,忙将众儿女喊房去。又要向尼姑行礼,尼姑拦:"贤夫妇无须多礼。贫尼芬陀,少时尚须往普陀一行,不能久住,休要耽延时刻。

办香烛柴米等类回来,又去神佛前叩谢祷告一番。因婴儿曾弃井旁,取名井囡。因她幼蒙佛佑,生有自来,才满周岁,便能呀呀学语,举知名,颖悟绝,自然全家大小钟逾恒。

"我好容易等了七年,才将恩师等来,你们偏不放我去。少时恩师如若走了,我便是个死人。"全家正忙间,阿福第六女儿名叫阿珍,人极聪明,只是丑得奇,自知貌陋,也和井囡一样,誓死不肯嫁,每日吃斋念佛。姊妹中,她与井囡尤为相得,从井囡病起,真恨不能以相代。一闻此言,猛地心中一动。见众人围挤井囡,七张八嘴,悲哭劝不下嘴,忙向侧长兄说了句:"事在急,我们还不给小妹妹请老师父去?"随说拉了便跑。

原是借回生,我只将她与贤夫妻这场因果说,便明白了。"

易过,一晃井囡已有七岁。不但落的丰神秀,丽若仙,而且文武皆通,举止动作直似大家风范,宛若宿会。阿福夫妻自然越发钟。家运也一年比一年兴旺。全家正喜气洋洋,过着好日。这一天,井囡忽然病倒,和小时闻说订婚一样,终日不。阿福夫妻不吝重酬,把苏、常一带的名医全都请遍。药吃下去,立时呕吐来,仍是昏卧不醒,一也不见效。全家都急得如锅上的蚂蚁一般,求医的求医,拜佛的拜佛,凄凄惶惶,走投无路。不觉过了三日,正在无计可施,这日早起,全家大小愁聚病女床前,忽听门外木鱼佛号之声,直达内寝。这时杨家已成大富,人又多,由大门到内室,有七八,井囡所居,还隔着一片圃菜畦,外面多大声音,平日从听不到,这木鱼佛号之声,怎能耳?方在低声命人看,井囡如疯了一般,倏地从床上跃起,喊恩师,往外便跑。神力如虎,兄弟姊妹们一齐上前,都拦不住,纷纷跌倒,成一片。后来阿福夫妻见势不佳,齐向房门跪倒,挡住去路。井囡一见父母下跪,不能过去,才止了步,跪下来放声大哭,中直说:

阿福饱经忧患,备历艰难,钱一个也不舍妄用,却极背了人,行些善举。偏生时来运转,那三百银自化成田产后,除历年丰收外,第三年上,他又积了些钱,与人搭本为商。

阿福全家素敬僧尼,见这尼姑风采动作与众不同,料是异人。方要为礼,井囡已从众人胁下挤,抢上前抱住那尼双,跪下悲哭:"弟还当优昙大师有意相欺,愤而死。

井囡更不用说,才满三岁,求婚的人便踵接于门。阿福夫妻虽是老实乡农,却也有些算计,心想后半生衣,全由这个女儿上得来,怎可随便许人。再加井囡聪明已极,两三岁便知孝顺。别的都乖巧听话,独一听有人提起亲事,便放声大哭,整天价不。阿福夫妻屡试屡验,自然心疼,只是不知是甚原故。除向来人婉言谢绝外,再也不敢使她知这类事儿。后来得无法,当众声明,有神佛托梦,井囡婚姻,须待她年长缘至,父母别人均不得相;否则,男女两家,俱有奇祸。井囡神异之迹,早已传遍,这一来果然减了不少麻烦。

说罢,转向井囡说:"所有这些前因后果,你已知悉。我不久便须解脱,只为了你,才迟去一甲。你原是我衣钵传人,今日本应将你带了同行。惜乎你前生杀孽未清,外功未足,还有许多尘事未了;况且你虽借回生,乃父母所赐,加以平日抚育之恩与那等钟,寸恩未报,就这样脱一走,未免大伤亲心,有违世法。由今算起,你在此尚须十年羁留。我少时便传你禅功法,并酌还你前所用几件防法宝。从此应潜心用功,时机到来,略报亲恩。十年期满,再行回转仙山,勤苦修炼三十二年。除每年一次,回转俗家省亲外,不奉师命,不得与及外事。一俟,再行下山积修外功。等赴过峨眉群仙开府盛宴,回山受了衣钵,亲送为师去后,再有一甲工夫,便可成飞升。"井囡本来跪倒领命,闻言也不敢回答,只不禁凄然泪下。芬陀大师佛然不悦:"你能望到将来地步,已是旷世仙缘,难还有甚不足之么?"井囡忍泪禀:"弟怎敢如此悖谬?只是弟托生此间,怀想恩师度日如岁,好容易得盼降临,不想少时又要分手。亲恩未报,不便追随,想起师门天地厚恩,此别竟要十年之久,一时伤心难忍,并非他意,还望恩师鉴宥

说也奇怪,无论是甚么买卖,只要有他本在内,竟是无往不利。渐渐富甲一乡,成了当地人望。男孩们耕读商贾,各自前。便是那么丑女儿,人家也不再嫌弃,竞来订婚攀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