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那番话,他才明白:这样的姑娘,不是守着她就能得到她的。她爱的是英雄,强有力的男子。
“啊,大唐的好男儿本就该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肉的!”重逢以来,他第一次看到她的眼睛因他而闪出光彩。“你准备投哪一位?”
“郭子仪。”
“在他的手下你一定不会被埋没的。嗯,我给你写一封举荐信吧。”
青城摇头。
她知道他不想依靠她的力量。“举荐归举荐,能否得到重用,只能靠你自己。我了解你胸中的韬略,像你这样的将才,没有必要从普通兵士做起。纯粹的打打杀杀,跟你的能力是不相称的,你的那些兵书岂不白读了?”
这么多年来,他蹉跎岁月,一事无成,不过长安市中的一个狼子。他从没想到有人会给他这样高的评价。不管她是不是还会接受他的感情,一生有个这样的知己也足够了,不但了解他的志向,而且尊重他的能力。
接过信,他只说了一句:“明天就不去送你了。”有些感情是无须用言语来表达的。
“愿君珍重。”
六月十三日凌晨,皇帝及其亲随秘密离开未央宫,抛下了来不及通知的贵戚百官,抛下了长安百姓。天上下着絮絮的细雨,离情别绪还有家国灭亡之恨像雨一样充满了高天广地。回望烟雨中的长安宫阙,不知是否还有回来的一天,不知这壮丽的国都将遭到怎样的蹂躏。从极盛到极衰的震荡和痛楚,打倒了一些人,另一些人却就此登上了舞台。
皇帝车驾经渭水,过咸阳望贤宫,夜宿于金城。这一天过得狼狈之至,派作先遣的亲信自己逃了,由于得不到食物供给,上上下下都饿得发昏。皇帝还能吃到市集卖来的胡饼,可叹那些平日对着满桌珍馐仍觉没下箸处的皇子皇孙,捧着麦豆煮成的粗食却甘之如饴,让送饭来的百姓们看着都觉得心酸。
十三夜的月亮还未到最圆的时候,光华却盈满了燥热的夏夜,照着这支惶恐疲惫的逃难队伍。
太子的营帐中,太监李辅国的声音紧张而兴奋地“龙武将军决意诛杀雄狐,以安定军心,他希望得到太子殿下的支持。”
怡然呀了一声,扼腕道:“我们行错一步棋了!”
李倓立即会意,跺脚道:“可惜。”
太子现在很重视怡然的意见,回头问道:“怎么?”
怡然咬着嘴唇“与其拖到现在,不如昨晚就发动,杀狐血谏,让皇上打消幸蜀的念头。而后聚集关中的豪杰之士,以十万健儿固守长安,情势必与今日不同。叛军破关后并未长驱直入,可见他们也没有必取长安的把握,我们完全有时间准备的。像现在这样弃城而逃,等于把长安拱手让人。”她和李倓都是主战派,对不战而逃始终耿耿于怀。
李倓叹了口气“皇上积威之下,谁敢妄动?现在动手虽然错过了最佳时机,还不算太晚。剪除杨国忠,廓清他在朝廷的党羽,父亲北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李俶也道:“不错,父亲应该不遗余力地支持陈玄礼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