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上班的国营单位里,就认识这么几位专门在化工领域搞研究工作,并且很有才华的叔叔。
可惜,却因为没有什么来历背景。又因为性格的缘故,拉不下脸来搞攻关交际,一心只知道埋头扑在研究工作上。
虽然日常的工资待遇照比普通工人来说确实不算差,但与他们付出的心血和研究成果相比,差得何止一星半点。
特别是厂子里一有什么三个上的成果,妥妥地都是从研究部门的领导到公司领导的功劳,没一个落下。
而真正成果的创造者,顶多也就是随便打发点奖金之类的。甚至于,有时候连奖金都没有,只是口头表扬。
而这种事,就连宁致远的父亲也遇到过。做为一个在修车方面确实很有一手,再破的车子都能修好的司机。
因为性格老实,不喜欢搞什么逢迎拍马的动作,所以,往往修好的车子都是被领导调配给其它的驾驶员去开。
自己则永远是开那种不是这出了问题,就是那出了问题的破车。还美其名曰什么能者多劳,要不就说两句好话。
然后再把修好的车子,给那些“不能者”去开,接着又把出了问题的车子推到宁卫国的手上,继续能者多劳。
所以,当那些分属不同国际性猎头公司的T950,带着花花绿绿的钞票找上门,并提供出足够诱人的条件之后。
并没有花太多的功夫,就签下了不少只知道研究,不知道人情世故,甚至四十好几岁都还是单身的宅男人才。
只不过,事后让得到消息的宁致远哭笑不得的是,招募这些人之所以这么轻松,居然是因为另花的那笔“介绍费”
刚开始的时候,T950们因为不是很清楚状况,拿着钱也没能招到合适的人选。结果,没几天有人居然找上门了。
当然,这些人可不是T950这次要找的人才,而是一些消息灵通之辈,甚至压根就是在研究界学术界混的人。
而这些人找上门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想帮忙介绍一些合适的目标,甚至还能帮忙搞定目标退职等方面的问题。
不过,这个忙是不可能白帮的。好在,要求也很简单,就一个字,钱!只要给钱,需要什么人才都可以商量。
后来,等宁致远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才发现这些主动找上门的家伙,就跟吃完了原告吃被告的某个部门一样。
不但能从T950那里得到一笔不菲的介绍费,而且,等把那些人才弄走之后,空出来的位子还能卖个好价钱。
想想也是,这些个人才,就算际遇再差,在业界不可能一点消息也没有,甚至有些也已经是在体制内的。
虽然不见得是公务员编制,但工作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专门的研究单位,或者是一些实验室性质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些混得很凄惨,因为种种不得不认命的现实原因,被迫放弃研究工作,转而去为了生活奔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