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章罪之莲恶之hua(3/3)

其六道四天下则指心。

或复有人作如是念。我于今者应行十善。以是因缘。我身坏时。当得往生郁单越中。彼处生已。住寿千年不增不减。

往生的最终目标是令往生者成就佛果,永离诸苦。

佛为度众生方才来此世界,虽然也会受到业力,但佛功德圆满,不被业力转,故称如来。往生法门便是以此为首要目标。

往生最殊胜是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与其待色身散坏诸佛菩萨前来接引,不如当下即修心,先入心净土。如此修最快速,如此修色身散坏时去诸佛世界最有把握。

因心净土可消业障,业障轻了,身坏后就不容易被业力转去恶世,纵使遇到恶缘,诸佛菩萨把我们接出来也容易。诸佛菩萨慈悲普无有差别,但因众生业力不一,故有人命终得度,有人命终入恶世受报。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修行住菩萨无生无灭,念佛不著,不著念念亦不著所念佛,故称如来。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以一念至诚心忆念弥陀,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慈光,以佛慈光回向己深心,安住于佛,广宣正法度脱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待业报身死,即得与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相聚一处,所现诸境真实不虚。

起诸善根以一念净心忆念弥陀,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慈光,以佛慈光回向己净心,安住于佛,广读大乘,以法布施利益众生,愿生彼国。

待业报身死,即得与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相聚一处,所现境如幻如化。

以一念至心忆念弥陀,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慈心,以佛慈心回向己心,安住于佛,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愿生彼国。

待业报身死,心不颠倒,即得与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相聚一处,如在梦中。

起善根断恶念,以一念无恶之念忆念弥陀愿佛接引,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念来接,安住佛念,得一心不乱。

此一心不乱能令众生次第得天眼、天耳、他心智、神足。

一心忆念弥陀愿佛接引,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得佛念来接,安住佛念,得一心不乱。此一心不乱能令众生免堕恶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