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我们寨小学校长调走了,乡教办室派不来人员,宣布刘庆立当上了校长。他老婆当上了小学的“第一夫人”后,非常骄傲和自豪,动不动就到学校里指手画脚,惹得老师们相当讨厌。在这
情况下,教学的积极
怎么能够
涨起来?于是,放假就成了学校的家常便饭。甚至有的老师把小学生领到地里,给自己薅草、摘棉
。
在这情况下,家境好一
的学生,家长们把孩
送到外地就读,实在没有办法了,才
持在
寨小学里混。好在现在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个个孩
都能够上初中。但也不能说,在刘庆立校长的领导下,我们
寨小学的老师们没有一
“功劳”他们教
的学生,由于没有了杜小宝那
学习
神,个个质量不
,上到初中时,就非常吃力。混到初中毕业,想方设法
去打工,为南方那片改革开放的
土输送
了大批劳力。有十几个孩
,后来就在孙丙豪小儿
在南方办的工厂里打工,挣了不少钱。
刘庆立上学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学习成绩突的好学生。当上民办教师后,他一度很满足。因为当教师了,登门说媒的人比其他年轻人多了几倍,择偶的余地大得多。经过反复挑拣,他找了一个漂亮一
的老婆,早早地娶了过来。这女人白天在地里
活是一把好手,到了晚上,在床上折腾,也是一把好手。往往吃罢晚饭,他女人最烦刘庆立备课改作业,早早地把灯
制
地
了,要刘庆立陪她睡觉,刘庆立当然也乐意这么
。那几年,女人养得白白胖胖的,刘庆立养得黄
寡瘦的。
年,记工龄,然后才能接受国家分,与刚刚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一
,当上公办教师。所以,到毕业分
的时候,去教育主
门参加分
会议的人员,爷是爷孙是孙的,年龄的差距很大。不过,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个特殊群
,毕竟有家事所累,往往分
得离家里近一些,那些年轻人往往分
到县城或者乡镇工作。
是和尚就得撞钟,是老师就得教学,吃着商品粮,领着工资,不上课实在说不过去。可是这些老师,即使上课,也极不认真。有一次,乡教办室的领导下来突击检查,发现我们寨小学一个老师批改的作文,批语就那么几个字:
净一
的,批了“很对
”中等的批了“对
”差劲的作业批了“不对
”潦草得看不清内容的作业批的是“很不对
”就这么四个档次,有时候还舍不得批。乡教办室主任极为恼火,当
典型,在全乡教师大会上,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说“误人
弟”是轻的,批评到痛快
,主任骂开了大街,让全乡教师们无不凛然,教学秩序从此好了好长一段时间。
待民办教师差不多都已经转正以后,国家理民办教师的遗留问题,对这些年龄偏大、教龄很长的民办教师,一
脑儿全
免试转了正,刘庆立才时来运转,吃上了商品粮。当民办教师时,评职称的条件比公办教师宽松,已经是小教
级职称的刘庆立,当上了公办教师后,上级承认这个职称,第一个月就领到了厚厚的一沓
人民币,让刘庆立激动得
下
泪,回到家里,和老婆狠狠地撒了一次
儿。
是女人都脱不了闹分家的儿,一大家
在一起过,必定有不尽如人意之
。刘庆立的女人常常抱怨,没有办法补贴自己
了大力的男人,总想分家过小日
。况且刘庆立还有活收
,在一起过,买油买盐,都要有工资的人掏腰包,肯定吃亏。结婚不到两年,就闹分家。于是,这家就分开了,两
一连生了三个孩
,把刘庆立的才气、志气都生没有了。男人没有了这两
东西,肯定怕老婆。分田到
后,
地比当民办教师
,他老婆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上班时到学校里糊
一下学生,就得赶
回到地里
活儿。久而久之,把原来上学时学到的东西几乎全
伴着汗
,输送给了大地。到时兴考试转正的时候,刘庆立的各
条件绰绰有余,就是在参加考试时,卷
摊在桌上“张飞穿针,大
儿瞪小
儿”卷
中的试题都认得他,他却不认得试题。成绩一公布,离录取分数线总差一大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