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受诗琴之托来此助拣儿救母出山!”
织女、灯蕊虽然没见过精卫,但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知听过多少遍。如今见了精卫,大家如同熟人一般,笑而相迎。
这时,杨戬上前说道:“原来仙姐还是助我救母的贵人,小生先行拜谢!”
精卫道:“小哥苦练了十几年的神功,只为今日救母亲出山,孝心可嘉!常言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小哥今日必能如愿!”
杨戬先是抱了抱拳,然后问道:“想昨日我与仙姐在后田庄前一别,仙姐只是孤身一人,为何今日身边多出个娃儿?”
精卫将苏河放在地上说道:“记得临别前我与小哥说过,我去后田庄是为了结一桩善缘。这个娃儿乃大禹后代,我已将他收为义子,点化成仙。”
嫦娥插话道:“原来拣儿与精卫已是老相识!”
杨戬道:“这倒不能这么说,我只是在来天魔山的路上与精卫姐姐有过一面之缘。”
正在大家谈话之际,苏河见灯蕊也是个小孩儿模样,便跑过去与灯蕊站在一起。灯蕊见了苏河,更是打心眼里喜欢,早俯身将苏河揽在怀中。
精卫冷眼见了石壁上的血掌印,便向杨戬问道:“小哥可曾试过劈山神功?”
杨戬面露愧色,只得低头默许。
精卫点头道:“果然不出诗琴姑姑所料!”
说罢,精卫化作大鹏,展开双翅,起在空中,沿山势疾冲而上,不多时便来到了山顶。
精卫在空中盘旋了一圈,见山顶有一处坍塌的山洞,石缝间露出白色丝绢的一角,还不时地闪着灵光,煞是耀眼。
精卫收拢翅膀,落在石缝上,用她那尖利的长喙叼住丝绢一角,用力抽出,见上面果然有字,知道必是灵符无疑,便衔着灵符,从山顶俯冲而下,至距地面十尺盈余,化为人形,端然矗立。
精卫从口中取出灵符,在手中揉成一团,对织女说道:“姑姑房中可有器物?拿来一用!”
织女回房片刻工夫,取出一只陶碗出来。精卫接过陶碗,将灵符置于碗中,口吐神火,将灵符化为灰烬,然后捧着陶碗说道:“此灵烬当有天露之水方有效用,今日已来不及采集天露,欲以无根之水代之。现有人当中若谁有伤心事,可回房中捧陶碗哭泣一番,务将泪水留在碗中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