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跃更加的疑惑了,这是一脉单传的啊?还能从哪来的?
“周老您是怎么知《刻经》的?而且又从哪里看到《刻经》的这本书?”
林跃疑惑的结果看了看,当他看到上面的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失声:“《刻经》!”
林跃打算好好的问问,他现在心中有太多的疑惑了。
不对,周老不知哪来的,这就意味着他不是自己这一脉的人,要不然他不可能不知
!
“后半本?”
林跃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一连串的疑问让林跃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是这本《刻经》太了,而且只有后半本,很多时候都无从下手,虽然我爷爷天资纵横,但是仍然摸不着
绪。很快就到了还书的时间,无奈之下,我爷爷只能手抄了一本《刻经》,然后将原本换还了回去。之后我爷爷就开始联系自己的手抄本,后来真的让他练
了成绩,然后我家就从书香门第变成了雕刻世家。”
“传下来的?”
周老怎么会有《刻经》的下半本?
听到这里,林跃全猛地一震,他想到了那一封信。
这和周老讲的一样,也就是说这个周老的爷爷是当年的那个天资纵横的前辈!
林跃将将自己从书上看到的以及自己师傅讲的全都说了来,说完之后,他静静的看着周老的反应。
看林跃的疑惑,周老微微叹了
气,开始说
:“其实我的祖辈并不是雕刻世家,而是一个书香门第,雕刻是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的。我爷爷从小就被人称为神童,满腹经纶,但是因为清朝覆灭了,没了科举,再多的学问也没用了,我爷爷孩
能在乡下办了一个私塾,教小孩
们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学生家里看到了一本古书《刻经》,不过是残缺本,前版本没有,刚看下去我爷爷就
迷了,于是将书借走,每天研习”
闻言,周老的中顿时闪过一丝的明悟,又问
:“你现在的境界应该是《刻经》上的化神了吧?”
不过他没来得及多项,继续听周老的讲诉。
“是祖上传下来的,从汉朝就开始有这本书了,一直传到现在,期间每一代都会手抄一本,避免遗失”
周老并没有回答,而是从袋了掏
了一本很古朴的书递给了林跃。
哪来地?”
林跃连问了两个问题,问完之后他就想到了那天在废墟找到的另外半本《刻经》,这之间不会有联系吧?
林跃摇摇:“明末清初的时候遗失了后半本,现在只剩下前半本了。”
“我本是一个私塾的先生,不留姓名与后来人,以免贻笑大方。某一日,我偶然在一学生家里的箱底看到了半本《刻经》,因为好奇就看了下去,竟然沉迷其中无法来。此后,我每天开始练习”
哪来的?
听到这句话,林跃更加的震惊了,不过随即释然了,既然周老能知刻经,那也应该知
刻经里面的境界划分。
“不是。”
而且看样保存的很好,自己是近几年的字迹,这是怎么回事?
周老的眉的皱了起来,然后又问
:“你们单传的那一本是是不是全本?”
是《刻经》的下半本,和自己在废墟上看到的那半本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