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零六章一策dao果悉千里(2/2)

很快,就听一名考官:“可惜,用力过了,若只是叙述大势、描写兵策,不失为一篇佳作,虽不及靖的立意远,但因地制宜,过他人,可惜这邱言偏要细致描写,竟然自演兵战,举了三个实例,颇有些自鸣得意的味,这在科举上可是大忌。”

周围,几名考官围了上去。

折冲樽俎,指的是通过外、酒宴,获得千里之外的胜利。



李琦见状摇摇,不再多说,转就要继续批卷。

但接着看下去,却又有了改观。

“是了,这文笔文风,应是兴元府的靖!”

齐正源正要斥责,却听那传话的阅卷官:“事关重大,涉及兵将,都指挥使却已不在,若无御史首肯、盖章,难以调动戍卒!”

“是啊,这人谋说得好,对沼人习很是了解,地利也不错,对西南地势、势力的分布很是清楚。”

只是,再看李琦,对方也在微笑,似乎并不在意。

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一阵混飞狗,闹了好大的动静。

ps: 谢“轩辕逸”投的月票!

看了开,几名考官换了一下意见。

一提起此人,其他人也都纷纷回过神来,讨论起来。

“好个不避亲!”齐正源也是一笑“只是现在就名,未免太过武断,说不定后面会有更好的文章。”

那李琦则微微一笑:“齐大人说的不错,这靖是德学门人,心有义,写来的文章也充满仁德,知刀兵为下,义理为尊,兵策乃是下策,折冲樽俎才是上选。足以上一个解元,我这是举贤不避亲。”

“怎么回事?”

“嗯?”齐正源心中一动,生不祥之

“兵者,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

“确实,这推演兵战,等同于空中楼阁,是要降两等的。”

“哦?看大人的样,也有举贤不避亲的意思,莫非是想要那邱言,”李琦说着,从边上又一张卷,摊开之后,放在众人面前“邱言试时的卷,我曾看过,所以认得文风,这篇策问应该就是由他所。还请诸位品鉴一下,这文如何?”

这时候,李琦则开:“尤其最后一句,‘胜不可专,败不可不专’,这是教训人的吻啊,未免有些不知人情退。”

胜不可专,败不可不专,讲的是,战时不要一味想着胜利,还要考虑不利因素;败的时候则要思考原因,争取反败为胜。

“不错,不错,虽说立意看似陈旧,但难得的是不好骛远,对西南局势非常了解,言之有。”

诸考官都皱起眉,正要询问,就有一个阅卷官急急来,说观察使要求见御史。

连孔提学都叹息起来:“可惜了,我等长居西南,对局势当然比一个书生看的准,那沼人联合已算妄想,又怎会牵扯到番人?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和前面务实的风格自相矛盾了。”

齐正源看着这篇兵策,面略有变化,抬看了李琦一:“若本官未记错,这靖应是德学门人,与李大人同一门。”

“你说什么!”

齐正源和李琦,代表着朝廷上的两势力,平日争斗,就算是剑南也被波及,这次乡试,本就涉及到一次利益换,是新党用“士”换“势”可是现在李琦拿新党学派的文章,要为解元,就有些争锋相对的味了。

齐正源一惊,将那张卷拿了过来,通读一遍,面沉,有怒其不争的味

他这话一说,正在切讨论的其他考官顿时停下话语。

“这句虽有理,却未免有些寻常,有模仿天时地利人和的痕迹。”

“要调兵?到底是什么事?”

听到了这里,诸考官面连变,说到底,他们都是大瑞的官,当然知需要观察使和御史同时盖印的事情,有多么急。

篇通读下来,回味之后,他立刻想起了一人。

几个考官都在称赞,令齐正源稍微放下些心,他这次过来,本就打算提几个士,增己方后备,这邱言和有旧,还在齐正源面前称赞过邱言,当然不能漏掉。

“批卷之时,外官如何能接考官?”

“什么?邱言会犯这样的错误?”

诸考官都瞪大了睛,其中两人,转朝桌上的一张考卷看去,满脸的不可思议。

那阅卷官既然传话,当然已经了解大概情况,立刻答:“听说是沼人几个大族联合在一起兵了,连番人都搀和在里面!嘉荣县已经被攻破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