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敬重的乃是陈煌。
判官唐德问道:“按此情况,此案如何判罚?”
文曹回道:“陈波、陈兴等人见死不救,兼之敲诈勒索,又有对遗体大不敬,三罪并罚,同时他们业力深重,可判猝死死刑,之后魂魄押送地狱千年,方消除罪孽,然后转投奴役之身。”
话语一落,那几个生魂顿时大惊失色,就在那惨嚎起来,因为人一旦成为魂魄之身,就会想起地狱的苦楚。
而且奴役之身乃是对投人胎的一个处罚,看官或许迷惑,现在哪里还有奴役啊?此话无理。
当今社会,明面里的奴役可是没有了,但是以此身在人间界,则是他一生所赚取的金钱尽数被天道冥冥之中安排给其主人了。人身是自由的,但是一生贫苦。
又有看官愤怒,转投人胎,这不便宜他们了么?这又无理了。投了畜生道,以本身力量造福人类,此是大功德之事,这样哪里是惩罚嘛!
今世之因,下世之果。每人投胎转世之时,均是看善恶行事,若是功德之人转世后,行恶,则功德消除;若是大恶业力深重之人,转世后,若是行善,则消除业力,让今世或者再次转世之时享受清福。
是以,人之善恶,均由一心一念,一举一动之间。
判词一下,判官笔书写完毕,禀报地府后,陈波等人魂魄则被押送去了地狱,慢慢享受那千年苦刑去。
至于救人牺牲的三个冤魂,此时怨气一一消除,因为功德足够,判官唐德特意亲自移送去地府,禀报地府的司徒判后,选了三个富贵人家转世再次为人身。
此三人一念之间,舍身救人,此功德无量,足够他们下辈子丰衣足食的度过,日后他们又同学一起,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日后自有和城隍府阴神再次交集时刻。
判词下达后,又见救人英雄魂魄去转世了,其丧尽天良之徒也被惩处,唐德回想了一下刚刚的场景,学生遗体就那么被绳子系着,泡在冰冷江水里,被当做白菜般贩卖。
至此时刻,他忽然悲从心起,眼泪簌簌而下,叹道:“他们系的哪里是英雄学生遗体啊!这分明就华夏千古道德传统,是当今华夏社会的象征。尸体就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向往美好,天真未泯,人性尚存。
渔船上的父子象征中华民族不惜代价逐利的主流。他们拎着理想主义的尸体,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船头。
在他们背后,是不惜矿工生命的矿主,是污染一切江河的工厂主,是大大小小的保健品骗子,是把一切公共资源作为商品出售牟利的职能部门。
相比起来,这对父子的行为并没有那么可恨,甚至有点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