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6章完结(2/2)

“他旁敲侧击,大概就是这意思。”老三的脸也是很不好。他自然知目前二哥需要靠这棉发家,这下问题棘手了。

周有财得此报应,不少村民都拍手称快。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是官绅一纳税的,等过了免赋税的这两年,罗云初他们要开始税了。

宋铭承官升两级,任明州通判,居正六品。而对二郎一家的赏赐就不那么贴心了,只赏了一个忠义之家的扁额,让罗云初直嘀咕皇帝小气,光一个扁额有啥用啊,他们每年要这么多税也说给免一下,要不,免一半都行啊,再不济你赏个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的也好啊,她很好说话的。可是,一个都没有。想着想着,她叹了气。

“其实魏知山这人一向正直,我觉得还是可靠的。上回稻田养鱼的事,他也没撇下我独揽功劳呀。”宋铭承

“现在的问题是,这法该经谁的手呈上去?魏知府他,会不会独揽大功?若折给三弟妹娘家那呈上去,是不是会妥当?”

罗云初很快冷静下来,很现实地说“他是怎么知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到何人手上?去的话我们又能换回多大的利益?”

“让我娘家那边帮忙,倒是可以。”余氏开,事关她丈夫的前途,她自然是关心的。

其实周有财用兔粪是正确的,但他错就错在没有用兑开,直接在棉株上,其实别说棉株了,就算是其他的作也受不得这个刺激,全都焦尾了不奇怪。其实这是农活里最基本的常识,偏他不懂还装神秘,有这个结果,纯粹是是自作自受。村民们恨他骨,自然不会多加提醒。

“嗯,二郎说得对,刚才是我们急昏了。”

众人沉默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他们都不愿意力后,桃被人摘了,而自己却啥好都没捞着。

当今圣上接到魏知山的折,龙颜大悦。因稻田养鱼的事,圣上对明州,对青河县都有很好印象的。今年江南不少省稻鱼类大丰收,国库渐渐充盈,同时,大大丰富了黎民的餐桌。这回魏知山又给他呈上了一个棉增产的详细法,鉴于稻田养鱼的成功,再看看随着折而来的棉,他对里面所说的亩产四五百斤棉的法很是看重。当即派了人到青河县去考察一翻,对于有功之臣,他从来都没有薄待。得知情况属实后,他立即下旨封赏了一番。

“二哥二嫂,都是我连累了你们。”宋铭承很惭愧,魏知山明显是想给他施压,让他来说服家人。

宋铭承从魏知山知府的衙内来,脸很是沉重。

若是老三知他二嫂的想法,肯定能气得背过去。她真真是发长见识短,掉钱里去了,完全不明白这扁额的好

其实罗云初明白,这法守不住的。若说谁能给的利益大,无疑就是当今圣上了,甫天之下,还有谁给的利益能大得过当今么?此事事关民生,闹到最后,保不准皇帝也会手。与其等他开,还不如乖乖献上去,至少这样的话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别的不说,一个好名声肯定能到手的。而且这一方献上,肯定会给他的仕途划上重的一笔,政绩也是大大的有。

周有财简直气疯了,好在还有一思理智在,还知民不和官斗,斗也斗不赢。突然,他睛一亮,急冲冲地往书房走去。哼,宋二郎,你们不是要保密吗?不是想独个儿赚钱吗?我就让你们保密不下去!

“不妥不妥,魏知府是老三的上峰,若越过他让三弟妹娘家帮忙,我瞧着怕是不妥。这样会让魏知府和老三上下之间生了嫌隙。”二郎摇摇

财见了,急轰轰的来质问二郎。二郎自然明白其中的关键,不过他可不会好心地告诉他。只把他当疯狗一样打了去,笑话,你一个小偷,来偷我家的东西,偷不着,难还怪我没有一一指你不成?

“你是说魏知府要我们献上棉植方法?”书房里,二郎听了老三的话,和罗云初对视了一,两人都是一脸凝重。

“要不这样吧,这法咱们让魏知府呈上去,然后三弟妹你给你娘家去一封信,里补充一个治棉铃虫的法。若魏知府呈上的折中有提到咱们宋家,那封信就当不存在。若魏知府的折中没有提及宋家,那么余家就可以把这治棉铃虫的法来作补充。”罗云初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这个方法了。什么,防着一手总没错。

商量到最后,大家一致的想法都是把这方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理他们都懂的。

“知府大人到底是怎么知的呢?”

咳,完结了,后面还有些番外,阿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