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零二节 天潢贵胄(4更求月票
次日清早,邓健匆匆来叫陈凯之,cui促陈凯之去学gong应卯。
所谓应卯,便是签到。
要进入学gong,首先得是举人的功名,而这学gong内,汇聚了大陈无数的人才。
太祖登基的时候,分置五gong十三院,各院都有院主,其中文院有七座,武院两座,又有画院、书院、琴院、棋院各一。
在这里入学之后,即便不能中进士,亦可在此继续shen造。
尤其是那琴棋书画,多是一些屡试不第的举人,yan看科举无望,便将这心思都放在其上,正因如此,大陈无数优秀的作品,都自这里liu传chu来的。
今儿,邓健起得极早,忙让陈凯之洗漱了,匆匆地吃了米粥,一面笑dao:“今儿是你第一次去学gong,师兄带你去,到了辰时,我便要去当值,若是去得迟了,只怕要惹人非议,我们快一些。”
陈凯之哪里敢耽误师兄的功夫,匆匆忙忙地收拾一番,穿dai一新,便随邓健chu了门。
虽是南北不同,洛yang和金陵,各有特点,可在这清晨时分,同样的繁华气息是相同的,无数贩夫走卒,在这晨雾之中,都早早起来,开始了忙碌,好维持一日的生计。
邓健想要雇轿,陈凯之倒是劝住了,他昨儿只是在附近看了看,今儿倒正好可以跟着师兄沿路走一走,认认路。
其实他也知dao,邓健的手tou并不宽裕,an理来说,大陈对官员还算是优待,薪俸不少的,那…呃,师兄不会尽都送去黑网吧了吧?
念及于此,陈凯之不禁汗颜。
…
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最为壮观宏伟的,自是那金碧辉煌的皇gong。
当清晨的晨钟一响,在那绚丽的后gong里,那太后所用的凤撵便已预备好了。
太后一shen盛装,jing1致的脸上,看不chu一点的倦意,凤仪优雅地领着gong娥、宦官摆驾,径直往前殿而去。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卯时未到,太后便摆驾于此,本是破天荒的事。
凤撵穿过了无数的亭台楼榭,方才到了前殿停下,凤驾入殿,太后才坐下,便朝shen边的张敬使了个yanse。
张敬颌首,扯着嗓子dao:“宣靖王殿下入见。”
过不多时,便见一人穿着布衣徐徐入殿。
此人才刚刚chu现在殿前,太后已是动容,朱chun轻轻一抿,旋即站起shen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和陈凯之同船而渡的那位老者,他jing1神奕奕地信步入殿,却没有穿蟒袍,也不曾dai梁冠,只是儒衫纶巾,入殿之后,正待要行礼。
太后忙dao:“皇兄,免礼吧。”
这为被太后称呼为皇兄的老者,就是当今靖王陈义兴,虽是皇长子,却是庶chu,不过却因为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因此而被认为是皇位的重要候选人。
可就当所有人以为靖王与先帝将要夺嫡,一决高下的时候,那时候的靖王,居然以国家法度,应立嫡以长的理由而甘愿请求外放,不参与皇位的争夺。
此后等到先帝登基,念这位皇兄的好chu1,几次下诏,请靖王入朝。
靖王却又不肯,屡屡不肯入京,他最后一次入京,是在先帝即将大行的时候,先帝曾握住他的手,请他主持大局。
这意思颇有几分托孤的意味,先帝无子,百官之中,许多人认为赵王之子应当克继大统,而先帝却令靖王主持大局,便是告诉别人,只要靖王愿意,便可以取而代之。
靖王却是拒绝了这份mei意,他依然认为,国家该有法度。
这世上,没有弟终兄及的dao理,先帝大行之后,靖王便离开了京师,四chu1巡游,可是他的贤王仁爱之名,却是宇内传播。
如今太后和赵王,都有意请靖王入朝,都想着倚重他的声名。
于太后来说,这位皇兄是个公正的人,他与先帝相jiao莫逆,可以借他之手消除赵王在宗室中的影响力。
而对赵王而言,这位皇兄是极重礼法之人,当今皇帝已经登基,作为臣子,他绝不会悖逆天子。
昨日靖王自会嵇山入京,赵王大清早便去迎候,而今日,太后召靖王入gong,也有安抚之意。
太后dao:“来,给皇兄赐坐。”
宦官早已预备好了锦墩,搬到了陈义兴shen后。
陈义兴却还是郑重其事地朝太后行了礼,方才侧shen坐下,dao:“多谢太后。”
太后命人斟茶,她努力在营造一zhong家里人拉家常的气氛,所以先喝了口茶,才笑yinyin地dao:“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