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一十二节 一枚愉快的吃货(4
这学gong所教授的学问,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死读书和作文章这样简单。
当年的太祖高皇帝之所以建立学gong,用意十分明显,因为读书人若是死读书,即便是高中了,zuo了官,对朝廷又有什么用chu1呢?
能写chu好文章,能通读四书五经,只能证明你拥有一个不错的记忆力,也有刻苦读书的jing1神,能从这千军万ma之中脱颖而chu,也证明你是个聪明绝ding之人。
可是…这也不可避免使你成为一个只懂得读书的书呆子。
正因为如此,太祖高皇帝看到了这个弊端,于是开建学gong,令年纪较轻,想要继续参加会试的举人进入学gong,学习的,是经世之dao。
所谓经世之dao,除了经史的旁征博引,比如这史上,发生了什么灾难,当时朝廷如何解决,最后拿chu来讨论,来议论这个解决方法的得失。
又或者是一些天时地理的知识,天时地理,对这个时代是极重要的,某个州府,可能因为一场大雨,便要丧失一年的收成,这是何其可怕的事。
经世之学,是学gong里是最看重的,因此,这里所qiang调的,乃是君子六艺。
而这君子六艺之中,包nang万千,礼、乐、御、she1、书、数。
这礼乐倒也罢了,这是四书五经的内容,所谓读书明礼,这是基础,将来会试,是必考的。
而这乐,其实并非只是让你愉快的玩音乐,不过是陶冶情cao2而已,让你有一点情调,别像木tou一样。
御本是驾车,可随着战车已被淘汰,实则却是让你学会骑ma,至于she1,便是she1箭。
御she1的本质,其实就是让你能够qiangshen健ti,一副好的shenti,总是有帮助一些。
至于书和数,自不必提。
这君子艺,对于会试来说,颇为要jin,却也未必完全要jin,因为会试所侧重的,乃是时文,所谓时文,便是让你为朝廷献计献策,而这六艺只要不落下太多的后tui,就大有希望了。
今日这先生,讲的便是农时,滔滔不绝地足足讲了半个时辰,陈凯之用心记下,zuo了笔记。
等到了下午,文昌院里的数百举人便哀嚎起来,陈凯之对这样的学习觉得颇为新鲜,渐渐开始rong入进学gong的学习中。
他见人人一脸郁闷的样子,忍不住问shen边的一个同窗:“下午学的是什么,何以一个个愁眉苦脸?”
此人和陈凯之挨得近,叫郑彦,年纪比陈凯之大了不少,颌下早蓄了山羊胡子,其实他早就注意着陈凯之了,这可是让周教导吃瘪的人啊。
一开始,还以为定是一个狂生,可渐渐的观察,却发现陈凯之寻常的读书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虽是qi宇轩昂,面上的表情却是普通,神se很是平和,先生讲课时,他总是全神贯注的。
郑彦唉声叹气地说dao:“下午学的便是箭术,文昌院这儿没有箭术的先生,因此需去弘武院校场学习。”
他louchu犹豫的样子:“这弘武院的武生,是最令人生厌的,平时我们和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可遇到了这样的机会,他们总不免要借机收拾我们一番。”
大陈有文武进士之说,不过天下承平日久,渐渐和所有上一世的王朝一样,朝廷开始重文轻武起来。
在许多人yan里,武进士自是低人一等。也正因为如此,文武举人之间,也不免相互瞧不起。
对于文举人来说,所谓的箭术,其实不过是qiangshen健ti罢了,未来的考试重心还是文试,不过大多数读书人shen子孱弱,学gong也自然延续了五百年前的传统。
文武之争,其实何止是那朝堂上,便是在这学gong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陈凯之心里了然,却是笑dao:“这大中午了,这午饭到哪儿去吃?”
郑彦惊讶地看着他dao:“正午?正午只是用一些茶点而已,莫非陈学弟没有带点心来?”
卧槽…陈凯之有点发懵了。
郑彦这才笑dao:“你不知了吧,学gong的一切规矩,都源自太祖高皇帝的圣谕,且早已立下遗诏,一字都不得更改,便连这茶点之说,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罢了,你若是没有,便吃我的吧。”
他对陈凯之的印象还算ting好,说罢,便也不客气,直接取chu了一个小包袱,层层拨开,里tou是荷叶包成的桂hua糕,取chu一块分给陈凯之。
陈凯之连声dao谢地接了。
而这时候,陈凯之方才知dao,为何这学gong里会有君子六艺之类秦汉风格的教学方式,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规矩了。
敢情太祖高皇帝生怕后世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