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二章我和你一起去见慈禧太后(3/3)

农业为立国之本,工业为强国之本。吾数千年来,向以农业立国,然始终未改靠天吃饭之老套,如遇天灾,饥民群集,更成内乱之主因。当前之计应首先大力发展农业,强制推行鼓励耕种之惠农政策,提倡采用新式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推广先进之耕作种植科技,兴建抗旱、抗涝之农田水利设施,创立服务于农业之工业企业、交通设施等。如粮棉富足,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自会兴盛。农业得以兴盛,工业之发展便具可靠之依托,兴盛亦在情理之中。工业之兴盛,新式军备之自制便是信手拈来,服务于工业之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亦会兴盛,此为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之理。

下官估计,如此为之,不出二十载,吾国必富。国富,民亦富,军亦强矣。政体暂勿大改,小处可动,大政若改恐生乱焉,万万激进不得。待国富民强之后,再行顺势而大改亦为时不晚矣。”

慈禧转头看着光绪,问道:“康知府之见汝可赞同?”

光绪笑道:“康知府所言甚是,然二十载过久矣!”

慈禧看看康凡又看看梅香,微笑颌首“二位英雄美女、才子佳人,实乃天造地设而成。令人欢喜的紧。”

康凡和梅香相视一笑,躬身施礼。梅香说道:“谢太后夸奖。”

慈禧忽然诡秘一笑,问康凡“康知府所劫倭寇之钱财不知如何用之?”

康凡也心照不宣地笑了“现今山西、天津之建设用资俱是从此所出。”

“京太铁路之款项亦是从此所出?”慈禧又问。

康凡答道:“正是。”

慈禧满意地笑了“去年山西上缴朝廷之利税比往年多出不少,正值国库空虚,白银大量外流之际,这些钱物可谓雪中送炭,解朝廷燃眉之急。康知府应是居功至伟。”

康凡答道:“此为下官份内之事。太后言重了。”

慈禧取出一对玉雕鸳鸯,说道:“康知府所劫之倭寇钱财尽为个人之力所得,本可留做己用,朝廷不予干涉。素闻胡聘之等人上奏:汝大公无私,所得钱财尽数用之地方建设,富吾一方水土。如此大义,难能可贵!这对白玉鸳鸯赐汝二人,略表善待之心。”

梅香欢迎喜喜地接了,爱不释手地端详着:这是用白玉雕琢而成的一对形神俱佳的鸳鸯,每只都有手掌大小,圆润透亮、完美无暇,精巧绝伦。

慈禧说道:“此为羊脂白玉,产自昆仑山,二玉共生于一处,甚为神奇。今二人得此美玉,当相濡以沫,共同珍藏,莫负吾心。”

康凡和梅香忙不迭地致谢,乐不可支。

慈禧问道:“听闻康知府可在天地间自如来去,呼风唤雨,确有其事?”

康凡不禁惊讶:这事这么快就知道了?朝廷的消息可真够灵通的!便说道:“下官与同族之人共制一机器,名曰飞机,可升天飞行。太后如有意,可随下官搭乘飞机于云端间游玩。”

慈禧忙说:“免了。还是康知府自用吧。”

光绪在旁说道:“康知府真可称神人也。”

康凡笑了“借助于机器,上天入海人人皆可为之,无甚神奇。皇上这般夸奖可折杀下官了。”

光绪说道:“大清子民四万万之巨,上天者仅汝一人矣!朕此番称呼何以为过?”

慈禧笑道:“听闻康知府之座驾八足行走,声如雷鸣,喷云吐雾,风驰电掣,山岳、河川俱无可惧,如履平地也。可也是真?”

康凡说道:“此为汽车也。现今列强已有之,国内亦可见若干洋人用之。然洋人之汽车与下官座驾相比,差之远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