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一章我赶走了那些强盗(2/2)

而就在这一天,北宁军队向黄河以南地区大举兵,并再次翻越秦岭、跨过长江,大清帝国南方地区,利用自机械化快速反应优势,不等欧洲各国有所动作,行接了他们在南方各省的租界、租借地以及各类资产等等,军人必须缴械,所有欧洲军民不得带走一丝一毫的中国财,不得破坏任何军民用设施,并以大清朝廷之名名正言顺地接了武汉、南京、上海、重庆、成都、昆明、南宁、广州、福州等重要城市以及各省战略要地的防务,兵不血刃地收回了丢掉的全领土和国家主权,将欧洲民势力彻底赶了中国大陆,也借机让北宁政府的影响力直接渗透到了南方各省,为下一步控制整个大清帝国了实质的铺垫,一步削弱了南方各省那些封疆大吏们的权力。

而北宁军队本就已经在这些地区赢得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这次更是导致当地大批清军转而投靠北宁军队,就地解决了驻防兵力不足的难题。至于北宁军队的资供应问题,只要需要,各省民众都会慷慨相助,北宁军方后勤门只需往各省北宁驻军那里送钱就可以了,省去了直接运送资的不便。

待遇再加上北宁军队在国内的良好影响,促使大量素质较的军人和适龄青壮年纷纷改投中央军,更使各地方军的规模和实力迅速萎缩,失去了与中央军分抗礼的本钱,而这正中康凡下怀。

1913年10月1日,这是一个让大清帝国4万万国民值得永远铭记的伟大日

至此,大清帝国终于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遭受了半个世纪的外敌摧残后,一条完整的中国龙终于重新昂然屹立在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尽伤痕还未完全消逝,但它已经挥起了劲的利爪,开始向那些曾经伤害过它的敌人反击了!

因为北宁辖区这几年的扩张都是在黄河以北地区,其势力并没有实际介黄河以南各省,当然更不会影响到长江以南各省。之前奉大清朝廷之命在南方各省行的“维护局势稳定”行动只是一只限于表面的震慑,并没有实际渗,北宁军队在南方各省社会秩序达到初步稳定后随即就撤回了北宁辖区。

1913年12月1日,北宁军队被大清朝廷授予“大清中央政府直隶军”称号,升格为大清朝廷直属的正规军,所有队从此改称中央军。相应的,北宁辖区以外的国内其他各省队就统称为地方军,其军费由各省地方政府自行筹集,中央政府不再负担。

如此一来,各省地方军由于本省综合实力的大差距,无论是在军人待遇、武装备、基础设施、训练平、官兵素质还是在战术、战略地位上都与中央军无法相比,尤其是在军人待遇方面:从最初的晋军到如今的中央军,官兵们不但在现役期间就能得到很优厚的待遇,而且规定服役满5年、10年、15年直至更长年限的官兵以及在战争中阵亡、伤残的官兵都能得到政府发放的丰厚的退役补助金、阵亡抚恤金和伤残补偿金等,退役官兵和伤残官兵将会被政府工作门优先录用,最次也能在官办企业中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生活无忧。而阵亡官兵的家属除了能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各优惠政策外,还可以自行选择参军或是到军方安排的工作单位供职。官兵们如果不愿意由军方安排的话,也可以在社会上自由择业,拥有很大的自主和灵活

这样,北宁军队在升格为大清帝国中央军之后立即开始了收编和取缔全国各地地方武装的工作,清除国内的不安定因素,接手全国防务。

但现在,北宁政府已经完成了大清帝国北方地区的“清伤”行动,能够集中全力挥师向南了,也就是康凡一直想的“清除南方的国外势力以及国内地方势力”再造一个以中央集权制力控制的、净净、完完整整的大清帝国!

在这一天,北宁政府代表清政府废除了自19世纪以来与各个世界权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分别与欧洲两大阵营签署了大清帝国保持中立、不与任何一方结成军事同盟的协议。

法这两个老牌欧洲国开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

可这样一来,一些南方封疆大吏们是不会轻易就将手中大权乖乖地来的,如果北宁政府冒然行动,极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因此,康凡还得迫大清朝廷下旨,撤销南方各省总督、巡抚等等兼的提督一职,也就是军权,只保留他们的文职,继续行使地方辖权,稳定官场,以免发生内。而北宁军方将承担起南方各省的守土职责,并同时解除或是收编各省地方武装,也就是把军权全收归大清朝廷,各地方政府将只负责行政职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