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完整的功法不过是几千字的样子,要想读懂,需要有较高的天赋,超强的理解能力,但是这一点对于更加深刻的接天神功来说,完全的用不着。
接天神功绝大多数的内容在于解说上面,从图案到解说,简直是一个大百科全书,每一个境界,每一个阶段,修炼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甚至只是资质的不同,修炼的过程也不相同,当然了威力和无字天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看到这里,刘洋谈了一口气,如果无字天书能够有如此详尽的说明的话,那么这么多年来,恐怕也不会只有这么少数人练成了,毕竟,创始者对于武功的理解,经过了文字和口头的传承之后,几百上千年之后,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甚至是物事全非的,三人成虎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很快的又比刘洋推翻了,这也是不得已的,用最精简的载体,表现出整体的意思,对于存储介质不丰富的古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了,怎么说文字的记载是最客观的,用纸张和修真界的存储玉诀相比,差距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客观原因造成的么。
可是这么好的存储介质,为什么会失传呢,当年的修真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么多的好东西,都没有传承下来,如果传下来的话,现代的世界会是什么一个景象,肯定不会走科技的道路,说不定就是神仙满天飞的时代。
功法非常浅显,不过内容繁多,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看完的,刘洋干脆跳过了内容,只是关注有关境界的东西,看了之后,不由得吃惊不已,果然是和修真有关的功法,第一个阶段修炼完成,就已经是先天阶段,而修完第二个阶段,就是先天大成,而在修真功法上面描写,先天大成之后,只有结成了金丹之后,才能够接续修炼第三个阶段,他以前的推测是没有错的,先天大成果然不是修炼的重点,只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而已。
玉诀中的信息太庞大了,刘洋只是看了两个阶段就有些头晕眼花的,在第三个阶段之后,还有六个阶段,整个功法一共九个阶段,分别对应从先天到出窍的9个不同的阶段,但是这个功法最高也只能到出窍的初期,按照功法中间描述的,在出窍期之后,还有好几个大型的境界,甚至在最终功德圆满之后,还有更多更大的境界,至此,刘洋再一次的确认了,这个功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