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九十一章 夺田(二)
♂去
苟大富是临高和丰村一名乡绅,家有良田二百亩,是临高境内数得上的大hu。胞弟苟二贵在县衙hu房任书办,苟家也算是官府有人了。每年官府征粮纳税,由于苟二贵的关系,本来二百亩的地,an八十亩计算,而且在鱼鳞册上登记的是下等田,在粮赋缴纳上,占了不少便宜。
慢慢地,苟大富开始不满足于这两百亩地了,目光盯上了临近的村民。每年纳粮时节,就是他和自家兄弟下手侵吞田亩的良机。
本朝额征钱粮地丁,hubu只问总数,不问细节。当地谁有多少田多少地,座落何方,起科多少只有县衙里hu房的书办才一清二楚。他们所凭借的就是代代相传的一本秘册,称为鱼鳞册。没有这本册子,天大的本事,也征不起钱粮。
鱼麟册本是公wu,是政府主持绘制修订的,一般是县衙一份,书办一份。但是年shen日久,县里存档的或湮灭或丢失,早就不知去向,书办手中的那份却代代liu传保存下来,父传子子传孙。政府修订的公册,最后居然成了书办的私产。贵为父母官的县令,要顺顺利利的办下每年的夏秋两赋的公事来,也免不了依赖书办。
hu房书办因为有鱼麟册,不但公事可以顺利,本人也能借此大发其财。多少年来钱粮地丁的征收,是一本luan帐,纳了钱粮的,未见得能收到官府收粮的粮串;不纳粮的却握有纳粮的凭证。有人没有立锥之地却要缴粮;有人坐拥千顷良田却毋须缴纳粒米。反正上tou只要征额够成数,如何张冠李dai,那是gen本不guan的。
苟家盯上某hu村民家的田产后,苟二贵就利用hu房书办的权力,将这hu人家定为上等hu,ba高其缴粮的标准,并在收粮过程中,在浮收上动手脚,使得该hu缴纳的耗米和尖米比赋税正额还多。趁其不堪重负之下,苟大富再chu面低价买田,多半能得手。
至于买入良田之后规避赋税的hua样,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手段就是优免诡寄产去粮存。
所谓优免,就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享受朝廷免jiao赋税的福利;诡寄,就是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苟大富没有功名,亲朋中也没有读书人,不能享受优免政策,也玩不了诡寄,他玩的是第三zhong。
如果说优免诡寄是侵吞本应缴纳给朝廷的税赋,欺瞒的对象是朝廷,那么产去粮存就是对百姓**luo的抢劫了。
以苟家为例,苟大富买入别人家的田亩后,利用苟二贵hu房书办的权力,不将田亩过hu,那么卖家还要an原来的鱼鳞册缴纳粮税,作为买主的苟大富则不用缴纳任何钱粮。兄弟二人联手,吞下了好几百亩上好的水田却不用缴纳赋税,卖主被坑惨了,苟家却便宜占尽,短短几年时间就一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