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登莱巡抚(2/2)

“小人费重金,四寻访能人异士,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位醉心于炼铁铸炮的奇人。原来解决的办法在于铸炮用的生铁,经过这位奇人练的生铁,而不脆,便于切削,用于铸炮,一来可以减轻大炮的重量,二来不易炸膛。”

孙元化隐约猜到了几分:“夏老弟不远千里从广东来到登州,想必就是为了这样东西吧?”

“此生铁炼制不易,不仅要挑选上好的矿石,还要掌握火候,这些我们都到了,唯独缺一样东西。”夏天南见孙元化了自己设下的,便开始收网,把话题引向自己此行的目的。

“大人见!小人正是为此而来。通常炼铁用木炭,而我们炼铁用煤,缺的就是煤。”

不仅请夷人铸造大炮,还聘请夷人担任教官,编练新军。他仿佛遇到了知音,情不自禁打断了夏天南:“你也是这般想的?你对铸炮可有研究?”

孙元化频频,这两正是红夷大炮无法避免的缺陷。

他虽然不懂原理,但是却了明清时期南方铸炮质量比北方好的关键:北方直接用煤燃料炼铁,导致生铁中硫量过,这生铁非常脆,铸造的大炮极易炸膛,南方森林资源丰富,多用木炭炼铁,硫量远低于用煤炼的生铁,所以质量好于北方。官府不懂其中奥妙,只知广东等地铸炮好于北方,从明末直到清朝,都在广东铸炮,再运往京城和辽东。(未完待续。)

他激动地吩咐听差:“请夏老弟升炕!”这是礼数升级的表现了。巡抚大人请一位百姓升炕对坐,这是莫大的荣誉了。

孙元化是明朝少有的技术型官员,对于炼铁并不陌生,闻言很是不解:“煤?据我所知,北方不少地方就是用煤炼铁,但是炼的生铁不见得多好啊?反倒是广东炼铁不用煤,却比北方的生铁好,所铸之炮也更为良。”

孙元化拍案而起,赞了一声:“好一个而不脆!原来诀窍竟在这里!”这个词很形象的说明了白铁与灰铁的区别,孙元化自然不懂金相学,但是铸炮用的生铁而脆、不易加工、发多次便有裂纹的缺他是心知肚明的。

夏天南刚坐定,孙元化迫不及待地问:“夏老弟可曾炼制了这生铁?”

夏天南作受若惊状,等听差将盖碗茶移到炕几上,谢坐下。

“回抚台,小人认为,朝廷大军所用红夷大炮,威力固然大,但是缺有二:其一是过于笨重,只宜守城而不宜野战,动则数千斤,搬运不便;其二是容易炸膛,发几十炮就有炸膛之虞。”

红夷大炮是仿制西方的舰炮而来,但是明朝的工匠显然只学会了铸炮的,形似而神不似。大炮同样的重量,发的炮威力比不上夷人的,而要增加炮的威力,似乎只能加大径,这样一来就极易炸膛,只好将炮加厚加,导致大炮动则几千斤,用于野战中往往运输不便,贻误战机。他这次没有打断对方,显然能提这两,定是有了解决的办法,他心中隐隐有期待和兴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