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刘香,不过是崇祯初年才兴起的一势力,不过近几年扩展极快,俨然已经成为珠江
的一患,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自从郑芝龙就抚之后,东南沿海的各寇杨六、杨七、李魁奇等人在两三年年里先后覆灭。熊文灿的“靖海能员”的名声已经为朝野所认同。这样的局面下,继续在广东肆
甚至还在不断膨胀的刘香就变成了一个难堪的对比。总督两广的制台大人必得要有一番作为才行。
(未完待续。)
嘉靖年间,浙江、福建的商人勾结海盗走私贸易,为了躲避朝廷的制,在浙江舟山双屿岛构建了一个地下海贸商业重心。海盗
李光
、许栋在浙闽海商的扶持下,势力急剧膨胀,双屿岛几乎成了国中之国,朝廷收不到一文钱商税,海商们却赚的脑满
。嘉靖二十六年,右副都御使、南赣巡抚朱纨
任浙江巡抚,提督浙闽海防。次年,他集结重兵攻打双屿岛,把海盗一网打尽,焚毁岛上的商馆、城寨,堵
航
,彻底将这个榨取朝廷财富的
金岛屿夷为平地。
双屿岛之战大获成功,也成了教科书般的战例。吕易忠的意思是,找到一个有固定据地的海盗团伙,以雷霆之势,一举将其摧毁,而飘忽不定、行踪难觅的刘香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
虽然知东主的想法,但是
主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思索着面对的局面:
下不是嘉靖朝,朝廷钱粮尚多,能造船练兵。现在东主只有这么大一个盘
,不能四面开
,多路
击,只有找准一
海寇痛剿,来个大获全胜,俘获匪首才好。而且朝廷的
师向来海战不力,必得能陆战建功的地方才行。
官府是即没有钱也没有时间,而制台大人是觉得没有时间——吕易忠在揣测上意上要比其他人明,他结合最近的朝野局势和两广福建的状况,很快就明白了东主实际的想法:这东南沿海剿海寇的彩
不能全给熊文灿得去了。
“要是有个双屿、屯门之类的地方就好了。”吕易忠。
言。万历末年以来,海面上的各路好汉旋起旋仆,名号众多,官府文书中留下名号的大有几十号,但是他们的实际状况,官府了解极少,大多是
听途说。
李息觉也是颇为明,立刻就明白了,也跟着
:“正是。”
吕、李两位虽然有心为东主分忧,只是他们自己对这海寇也不见得比王尊德更了解,谈何谋划策?李息觉搜
刮肚想
来的,无非是当年胡宗宪等人对付倭寇的陈年伎俩,谈不
什么新名堂来。
不是迁海、加
岸上商品输
的逻查、编练沿海沿江各
乡勇…这些措施全都需要时间和金钱。现在官府的状况就是缺钱,没钱什么都
不了。
倒是吕易忠在旁一直不声。在他看来李息觉的谋略都是可行之策,却不能解决
本问题。东主
本就不打算大规模清剿海寇,就算想,也无能为力,一句话,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