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明军炮演一(2/2)

自元代以来,大炮的现,其大威力让原来的投石机等攻城械相形见拙,染上了一层神秘彩,便有了为大炮封号和祭祀的仪式。何如宾对祭炮很是重视。一方面是他认为这样有助于提士气,另一方面也想知本省制造的红夷大炮威力如何。

随后一名炮手用锤锤打垫和炮架之间的三角形楔木,使得炮渐渐升

炮手打开封罐胶泥,揭开封的瓷碟,用木质的量药勺一勺一勺的量取火药,倒炮膛,一个炮手用长杵将火药炮膛底,向接近炮膛底的火门里用纸加火药的引线,继续装药,,又装上一个木码,这才装铁弹。。。,。

新炮送到虎门大营后,他选了个黄吉日,举行祭炮典礼。

何如宾手下的幕僚和主要将领都参加了这个祭炮仪式。只见十尊青光闪闪的大炮装在新制成的老榆木双炮车上,显得非常敦厚结实。大炮前面摆好一张供桌,上有红纸牌位,上书“大将军炮之神位”牌位前摆着三牲供品,清酒,香炉、烛台等

炮手们将火炮推到位,其中一人首先用铳规量角。红夷大炮实际上是加农炮,一般都以较小的击以求最大程。

能。

炮手声报:“铳规六分。”铳规六分,大致相当于于45度角,是膛加农炮最大程时候采用的仰角。

总兵何如宾作为此次剿的主帅,为了打赢这一仗,颇了一番心思。不仅征调了不少新铸的红夷大炮,还组建了一支火营,以应付据说“火犀利”的贼人。何如宾本人很早就接红夷大炮,还学过西洋炮术,算是对火颇有心得的武官。

陪何如宾祭炮的是火营主将左武卫。左武卫原本是他手下一名把总,因痴迷火,很得他赏识,一路提至守备衔,让其组建火营,所有大炮都集中使用。

待得炮仰起到位,炮手又喊:“用药二斤六两。”

下面就是演炮了,所谓“开炮大吉”十名炮手先向总兵等跪下行礼,然后走到炮前,又跪下叩了三个,这才过来推炮。

何如宾带着左武卫沐手焚香,向炮神虔诚三拜。又诵读了事前由幕僚拟就的一篇祷词,然后拿起酒壶斟满杯,浇在地上。

有了广东藩库拨付的二十万两,加上查封店铺所得五万两现银,大军开所需欠饷、安家费、整修战船火炮等费用就基本凑齐,一万五千大军陆续汇集,大营布置在虎门。

随着一声令下,十名炮手将其中一门大炮推。红夷大炮很重,就算是发五斤重炮的轻型火炮,炮也有一千五百斤,当时制造炮车为了负重耐用,用料特别重,炮上还加了许多铁钉铁箍,整门火炮非常笨重,十名炮手推动起来也相当的吃力。

另外二名炮手赶快从土坑里提来一个瓷罐,这瓷罐是专用来装火药的,内外都有釉面,有束颈用来拴固,外面还用藤竹以便搬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