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南一拍手:“这不结了?我们有飞剪船,往返江南日本之间费的时间是普通船只的五分之一,路途遥远对我们来说问题不大;至于加价收购、利
降低也不是问题,我们
的是几十万两银
的生意,利
达百分之四百,成本增加一
没有实质影响——原本五十万银
的生丝加价到六十万两银
又如何,比起卖到日本两百五十万的收
,多
的这十万两可以忽略不计。”
他踌躇起来:“这么说,手生丝行业不可能了?若是只私下收购几百担,往返日本的运费都不够吧?”
夏天南锐地发现了其中可以利用的所在,追问
:“东印度公司能够从郑芝龙手中吃
货
,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拥有‘
帖’的丝行手中加价吃
大宗生丝?”
两人在广州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可是其他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日本的贸易能有如此暴利,纷纷发了惊讶的赞叹声。刘全两
放光地说:“早知
日本能赚钱,可是没想到这么赚钱!将军,只要
照这个法
跑几趟日本,什么银钱周全不过来的问题全都可以解决了,再造几十条大船、再扩军三五千人、甚至上万人都不在话下…”其他人纷纷附和称是。
“我问你,苏州杭州两地的丝行会不会自己组织船队海,自产自销?”
这个连夏天南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不是**的行业垄断吗?难怪生丝行业这么赚钱,却不见全天下的人都跑去苏州杭州捡银
,原来和旧时空的烟草
盐等行业一样是专营的。
这个慕容龙城很有发言权,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生丝行业是个封闭的圈,外人
不去,丝行一手掌控了民间九成以上的生丝货源,转手卖给海商就赚到手
,又何必冒
海风险?这年
海不仅怕遇风狼,还怕遇海盗,而且路途遥远,
门一趟动辄就是一年半载,一旦发生意外就是血本无归,愿意
海的商人要么就是本钱雄厚亏得起,要么就是赌上了
家
命,但凡有又稳定又赚钱的买卖,没人愿意
海吃苦。”
慕容龙城解释:“你们那是从郑一官手中买下来的,已经被他从中赚了一笔。”
生丝、棉布、针、铁锅、瓷、脂粉、书籍、药材…什么都能赚钱。如果有五十万两
额本钱,我会把钱全
砸在生丝上,只要到了日本转手卖掉就是二百五十万两,天下间没有比这个更赚钱的买卖了!”
慕容龙城冷静地提醒:“不过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生丝大多自江南,尤其以苏杭两地最为集中,整个苏杭的生丝市场都被当地的丝行把持,而且收购民间生丝需要
颁发的‘
帖’,外人很难
足这个行业,就算私下能够收到一两百担也是杯
车薪。”
范博梅尔嘴
:“不对啊,大员商馆没有所谓的准许证——你们
它叫什么‘
帖’——不是照样可以收购生丝销往日本和欧洲吗?”
慕容龙城迟疑:“加价收购当然可以,可是这样一来利
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