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外婆来了(2/2)

杨氏听了分外动心,可是想想自家的境况也不好,不知别人嫌弃不嫌弃。于是,便又问:“那他家可有啥要求没有?比如家境方面,彩礼方面。”

青木惊异地看着妹妹,自己都这么大了,还不大?念啥书?再说家里哪能走得开哩!

汪氏看了一忙活的青木,明白杨氏的意思,细细地跟她说:“今年十五了。长得也俊,为人最是温柔小意了,见人从来是笑模样。又孝顺,活总是抢着,生怕累着爹娘。那真是嘴一张,手一双!村里哪个不夸,上门提亲的人都要排队哩。可刘富贵是不松,说是舍不得,要多留几年。也是,要是这女娃一嫁,他家就要倒一半。他那个儿叫他媳妇给惯坏了,赶不上他一半能耐,不是个能撑门的。你说这一个娘胎来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哩?”

汪氏忙住了,暗怪自己不小心,说这些娶亲长相啥的应该避着外孙女才对——这不是往她心上戳刀嘛!

杨氏更是愧疚不已,她有些黯然地说:“还不是我和他爹没用,没钱让娃儿上学堂。”

汪氏赞叹:“要不咋说他闺女能哩!那女娃是起早摸黑地忙,放下锄拿起针。打猪草、开荒红薯、黄豆,那红薯藤和黄豆杆都让她用铡刀细细地给铡碎了,再掺上米糠来喂猪。刘富贵两闷不来,家里全靠这闺女当家!”

青木和听见外婆夸,不禁对视一,笑了。

杨氏心里一动,问:“娘,他家闺女多大了?”

汪氏答:“那刘富贵虽然老实的,但也是真心的疼闺女,倒也没想拿闺女去换钱。说只要男娃好,让他闺女相看上了就行。”其实汪氏今天本就是为这事来的,想将这个好闺女说给自家外孙,因此,便在言语里提自家女儿。

她又说:“其实你二嫂就是心小。她也不想想,你大哥家要是铺生意好,还能不帮兄弟一把?念书当然好,识几个字总是好的,可是她也不看看来财是那块料么?要我说,咱家的这些小辈,除了青木和,其他的人都不是读书的料。”

杨氏咕哝:“她就是不想借!到学堂去念书也不是一次把钱清,还不是上一年学,一年的束脩!”随即又惭愧地说:“我家日这样寒酸,要不然也能帮大哥一把。”

汪氏:“看你,想那么多啥?哪个还能穷一辈?青木和都大了,又都听话,你们只要勤快两年,日总会过好的。”

青木识字了,自己也就能识字了,可以找些书来看,就不用装傻妞了。她到现在连这是个什么地方还没明白呢!中国古代?异时空?乡里的人连皇帝是谁也不知,她也不敢问。

心里一动,:“娘,明年卖了这猪就让哥哥去念书。虽说晚了些,但是又不要哥哥去考状元,只是为了识字多些见识,况且哥哥年纪又不大。”

青木则偷偷地扫一,暗自在心里下定决心:甭是谁家的闺女,只要她嫌弃妹妹,那就是再能再俊俏,自己也不要。

杨氏听了果然很兴,暗下决心要托媒人上门去说合。她很有信心,要说比人材,谁比得上自己儿?可是她看了低,心下不忍,对她娘使了个

却无知无觉,听的津津有味,再看自家哥哥,耳朵都红了,忍不住低抿嘴笑。也不知这刘富贵的闺女是否真的像外婆说的那样好。

汪氏为了怕心里不痛快,将话题转到自己的儿和媳妇上。她对杨氏说:“你大哥准备送来福去学木匠,拜老王庄的王金华为师傅,过几日就要磕送拜师礼。他自己也想和来喜到下塘集上开个杂货铺,主要卖些竹篾编制的用,和一些土窑烧制的东西,像那稻箩、竹筐、簸箕、筛、筲箕啥的,凡是竹篾编的都卖,都联系好了篾匠供货哩。”

杨氏忙:“那开张的时候可要好好地闹。可定了日?”

汪氏叹气:“哪能那么快!要找铺面,找好了铺还要备货,总要一段时间忙活。银钱也有些,本来说好跟你二哥借银的,可是你二嫂不知咋的又死活不同意,说是要送来财去学堂念书,所以那钱不能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