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在二里铺卖菜(2/2)

门后喜滋滋地对杨得发表功:“爹,先前可是有人来买碗和砂锅?那都是他们想买猪下,又没带东西装,我指给他们来这的。”说完得意地笑。

杨氏便推说家里忙不过来,而且集上也没那么多下卖哩!这么个小集镇,一天也多杀三到四的猪,多了也卖不去。但她又说上的时候会烧些鱼虾啥的来卖,也是一文钱一勺。大家听了她的话便期盼起来。

有些汉就对杨氏说,要她往后多些——他们中午也想吃哩。

香辣的味腻的大、厚实的猪肚、有咬劲的猪心、绵的猪肺,吃得这些汉一个个上冒汗,连呼痛快!

娃儿们吃的津津有味,大人在一旁慈祥地瞅着,闻着那香味,也很想尝尝;可是小娃儿第一回吃这东西,自然是馋的很,霸着碗吃了个底朝天,吃完还意犹未尽地拿添添嘴;大人接过空碗,瞧瞧还有些汤,便倒嘴里,只觉咸香无比,确实是好味

杨氏笑:“大哥这里的货好,还便宜,不过是位置偏了些,晓得的人不多罢了,等日久了,人就会找着来买的。”

杨得发只得说:“那就给个本钱吧!你瞧自打你来集上卖菜,我跟来喜都不用再烧菜了,这不是钱?我就全当帮你带货就是了。两只大缸,四十文一只,共八十文;大瓦罐,八文钱一只,共四十八文,总计一百二十八文钱。”

一些,那些赶集的乡民也陆续回来了。

来喜大喜,挠着后脑勺笑了,又见他爹脸不善,忙:“我陪大姑去买下!”飞快地拉着杨氏去了。

杨得发刚要开拒绝,杨氏便打断他的话:“亲兄弟,明算账,我这是买东西哩!要是我去旁人家买,难还能不把钱?你这回不要钱,我下回哪好意思再来买东西。”

,手里攥着馒和窝窝,到江边或蹲或坐,边吃边聊!

这群人到了二里铺,杨氏的小摊立即被新一的顾客给包围了。

就这么的,杨氏和来喜很快把菜卖完了,本等不到中午。因来的晚没买到的人直跺脚叹息。

杨氏也无法,只好将一百二十八文钱数来把他。

丢下杨得发在店里望着他的背影生气——这个小儿,机灵活络那是没得说,就是有时候还像个小娃,不老成!

杨氏往后边厨房倒了杯喝了,又对杨得发说:“大哥,今儿给我挑两只大缸,再来六只大些的瓦罐。下晚的时候咱村赶车的老成来帮我捎带回去。大哥瞧要多少钱!”

杨得发自得地

来喜跑过来对杨氏:“大姑,我晚上把这些东西帮你送过去好不?我都老长时候没去大姑家哩,正好找青木和说说闲话!”

于是没买过的人就问他们了,听说味儿好得很,又要了竹签去尝味儿。

杨氏忙制止大哥再说他,对来喜:“那大姑可在家等你了。今儿还让我买些猪蹄和猪回去烧哩,正好让你尝尝新。”

这一尝,便上掏钱了。

一路上声说笑着,互相询问手里的货价钱、东西好坏、在哪买的等问题;货买的多的人,还叫了码上的搬运脚夫,挑着担或推着独车跟在后边;拖着媳妇带着娃来赶集的也大有人在,娃们手中都握有一些惠而不贵的小品,如油炸的果等。

杨得发不等杨氏答应,便气恼地瞧着他:“找青木?我瞧你是馋嘴想吃啥了吧?”

说着,她摸了钱袋。

还有那条件稍好些,嘴又馋的,觉得不贵,便在来喜的指引下去了福喜杂货店,买了瓷碗或者砂锅,回来装猪下

来喜手脚麻利地将东西全收拾到竹篓里,自己挑着,和杨氏回到福喜杂货店。

有条件的就会再买一文钱;没钱的一边念念不舍地望望那锅里的猪下,一边扯着娃儿转就走,娃儿还不时地回张望。

可是,凡前两天买过这猪下的人,都毫不犹豫地上前买上一文或两文钱。

大人一听才要一文钱,也便动了心,可是还是不踏实——他们担心不好吃,往常很少有人吃这些脏东西的。

杨得发笑着白了他一,对杨氏:“早听他们说了缘故。这倒是想不到的,你卖猪下竟然还带挈了我的生意,他们可是还买了篮和筛啥的。”

只是苦了那没碗的人。有那娃儿闹着不肯走的人,只好跟码活的人借碗,买了当场吃完,再把碗还给别人。

最先嚷嚷着要买的是那些小娃,他们是被那香味勾的不想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