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八五冲明末风暴(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八五、冲压

冲锤被水力扯起,然后沉重地落下,顺着木板制成的引导dao,轰的一声。柳如是远远地站着,看到这一幕,yan中有困惑,也有huan喜。

自从得知俞国振与方以智族妹定下婚事之后,柳如是很是惆怅了一场。其实她知dao自己的shen份,而此时的她也未曾经历过风尘之中的淬炼,更未和陈子龙等人有直接jiao往,尚未心高气傲得非大妇不为的地步。因此,她也只是惆怅,惆怅完了之后,还隐约有些窃喜:小官人成亲之后,便可以纳妾了。

不过,真正让她gan兴趣而跑到炼铁工坊来的,是因为今天要浇铸的字模。

即使有纪循这个军中铁匠相助,金属活字的制造过程依然一波三折,前后摸索了八个月的时间,如今都已是崇祯五年的十一月,转yan便又要过年,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浇铸这个环节实际上两个月之前就已经完成,但浇chu来的铁活字依然让人不满意,于是俞国振采用水力冲压之法,制造铅活字。

俞国振以方子仪、柳如是和他自己的字迹为标准,共翻chu一万二千多个铁模,这个过程是最为枯燥的。

“小官人,真成了?”小莲看到俞国振louchu的满意笑容,在旁边开口问dao。

“你看。”俞国振将一个长条状的铅条递给她,小莲调过来一看,这类似于印章的活字光hua平整,摸上去手gan非常不错。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来,活字虽然比雕版使用寿命要长,但雕刻极是不易,雕活字耗费的人力wu力,不亚于雕版,而铁活字、铅活字更是困难。”柳如是看的书比小莲多,比如说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她对活字来历极为清楚,也正是因此,她能称赞到点子上去:“小官人zuo这冲压活字,方便省力,只需一次模子便可重复使用”

俞国振笑着点tou,然后挥手:“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你们两个的了。”

“小官人放心,这事情,我们定然zuo得妥当”

小莲抢着说dao,家学中如今有男童少女近五十人,他们每天上午读书,下午到各个工坊帮忙干活,在小莲与如是的带领下,校对书稿和排版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

“小莲办事,我自然放心。”俞国振微微一笑dao。

或许是因为有柳如是这竞争对手的缘故,小莲zuo事的积极xing空前高涨,她现在是俞国振的内guan家,所有和账目有关的事情,都是她来chu1置。

柳如是则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秘书,随着细柳别院的规模扩大,人员变得多了起来,在guan理上俞国振开始将之细化。特别是在发现纪循这个隐藏的军hu之后,细柳别院便对所有人进行了一次摸底排察和登记。

在某zhong程度上,如今的细柳别院,是an照后世的一家正规企业方式进行guan理。

“小官人极是huan喜啊?”柳如是细声dao:“这铅活字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

“那是自然…如是,你向来聪慧,我考考你,掌握这铅活字之术,有哪些好chu1?”

柳如是秀眉轻轻皱起,下意识地咬着自己的下chun,她这个模样,更显得楚楚可怜。俞国振看得心中微dang,伸手便抓住了她的手,轻轻握住。

柳如是挣了挣,却没有挣脱。

“小官人”

gan觉到俞国振的手指tou轻轻挠着自己的掌心,柳如是面飞粉yun,她嗔怪地看了俞国振一yan。

“小官人”小莲见他听拉着柳如是,顿时噘起了粉红的小嘴儿,明亮的yan睛里闪着不满。

俞国振哈哈大笑起来,另一着手牵住了小莲,拉着她们二人走chu了铁匠工坊。

如今细柳别院或许要改个名字,叫细柳镇更适合一些。有chu售zhong珠之术所得的八万多两,有从闻全维那儿抄chu的十余万两,在这充足的资金支持之下,细柳别院的规模扩大了数倍,占地从最初的不到二十亩,到现在已经是一百四十余亩。西河两岸,靠着小山缓丘,一大片的耕地都被俞国振高价买入手中。…,沿着西河是工坊区,规模最大的是棉织工坊,八座水车带动整个工坊,每日源源不断地织chu棉布。这些棉布大多都由徐林销往各地,徐林在销售时有意避开了松江,而是选择北直隶、四川。

俞记棉布如今在大明的棉织市场上已经颇有影响,价格比起普通棉布要低上一成,而质量却胜过一般织工织的棉布,产量更是相当于一个雇用了三百名织工的大机hu。松江一带的布商,已经有人开始在襄安附近打探,想知dao这样好的布究竟是从哪儿chu来的了。

“小官人,你发什么呆?”柳如是在想着俞国振刚才chu的题目,小莲却不愿意去动那个脑子,看到俞国振怔怔看着棉织工坊,好奇地问dao。

在小莲的想法中,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